每日视点!“小行星”和“行星”一字之差有何不同?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7-01 05:57:31

浩瀚苍穹,太阳系是个大家庭,除了我们最熟知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仰望宇宙,我们头顶还有大量微米级尺寸的宇宙尘埃,以及我们经常在新闻中提到的总想和地球“擦肩而过”小行星。

提到小行星,你会想到什么?是科幻作品中小行星撞地球引发的灾难?或是携带地外文明基因探索未来和未知的答案?还是文学著作中的主人公送出的礼物——那颗天空中最亮的星?今天是6月30日,国际小行星日。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日子?关于小行星你了解多少?我们常听到“南仁东星”“袁隆平星”“陈景润星”,普通人又是否可以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


(相关资料图)

“小行星”和“行星”一字之差有何不同?

“小行星”和“行星”,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行星的质量大,能够凭引力让自己的外形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简单来说就是形状几乎是完美的球体,同时还能独占一条轨道。而小行星则有着不规则的外形,每一颗小行星,都与许多小伙伴一起共享一条轨道。小行星是太阳系原始星云在长成大行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被称为太阳系建筑大厦的砖石。

据统计,目前已经发现了140多万颗小行星,约90%已知小行星的轨道位于小行星带。而离地球轨道很近的小行星,叫做近地小行星。据统计,目前已经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接近3万颗。

为何设小行星日?"通古斯大撞击"是什么?

2016年12月,联大曾通过一项决议,宣布6月30日为国际小行星日,旨在每年纪念发生在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通古斯大撞击”事件。这起发生在114年前的撞击事件,也被认为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小行星撞击事件。

那么这次撞击有多厉害呢?虽然时间发生久远,但是威力堪比2013年一次火流星事件。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2月15日,一颗“超级火流星”,以每秒18.6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随后在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

据估,这颗小行星的有效直径约18米,质量约1.1万吨,撞击的总能量相当于44万吨TNT炸药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而这起事件,也被认为和190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小行星大爆炸事件威力相当。

小行星经常和地球"擦肩而过"吗?

包括联合国在内,有多个国际组织致力于近地天体研究。而近地天体撞击危险,也被认为是一个需要在国际层面应对的全球性问题。那么,有破坏力的小行星经常和地球“擦肩而过”吗?到底撞击地球的风险有多大呢?

今年5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一颗名为7335(1989JA)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当时称它是今年“最具潜在破坏力”的一颗。首先是大,这颗小行星,直径约为1.8公里,大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跟踪的99%的近地天体,其高度相当于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的2倍。而且飞行速度快,每秒21公里,相当于高速子弹空中速度的20倍。同时,离地球非常近,与地球之间最近距离为40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与月球平均距离的10倍。不过,这颗小行星也只是路过地球,并没有造成什么威胁。

类似擦肩而过的小行星还有不少。2020年4月29日,一颗编号为52768号的小行星在当天傍晚飞掠地球,与地球最近距离为628万公里,约合地月距离的16.4倍,没有对地球产生影响。

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编号2022AA,这也是2022年第一个新发现的近地小行星。直径约43米,接近半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当时这颗小行星在今年2月4日到达近地点,随后从255万公里外飞掠过去,同样没有对地球构成危险。

面对小行星威胁 有预警和防御办法吗?

那么,对于小行星的威胁,有什么预警和防御的办法吗?实际上,国家航天局今年4月就曾对外宣布,我国将着手组建完善的小行星监测预警系统和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当时,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要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对小行星的监测预警系统,同时探索技术和工程解除小行星威胁。我国还将着手组织编制近地小行星防御发展规划,并开发仿真推演软件,开展基本流程推演。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就改变它的轨道进行一次技术实验,为人类更好地应对小行星地外天体贡献中国智慧。

如何给一颗星星命名?先发现一颗小行星

浩瀚苍穹,浪漫宇宙,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能拥有一颗自己的星星吗?如何给一颗星星命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现一颗小行星。为什么呢?

因为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小行星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个永久编号,后面一部分是一个名字。小行星的命名具有严肃性、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所以一般获得名称的都是对经济、社会、天文事业有着巨大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

2022年5月新增了两颗中文命名的小行星。其中一颗小行星以我国著名天文仪器专家胡宁生的名字命名;另一颗是由俄罗斯恩格尔加特天文台泽连丘克观测站发现的,以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名字命名“541508刘慈欣”。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小行星,这也是一项殊荣,更多是为了纪念他们对人类探索外太空作出的贡献。

事实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并不少。早在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国家天文台还命名过“陈景润星”“孙家栋星”“南仁东星”“吴伟仁星”“杨振宁星”等。

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上的成就,还有小行星被命名为“21064杨利伟”星、“9512费俊龙”星、“9517聂海胜”星等等。此外,还有以中国地名来命名的,中国省级行政单位大部分都有对应的以行政区命名的小行星,如北京星、山东星、江苏星、安徽星、太原星等。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擦肩而过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每日视点!“小行星”和“行星”一字之差有何不同?

每日视点!“小行星”和“行星”一字之差有何不同

浩瀚苍穹,太阳系是个大家庭,除了我们最熟知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仰望宇宙,我们头顶还有大量微米级尺寸的宇宙尘埃,以及我们经常在更多

2022-07-01 05:57:31
环球新消息丨“表里不一”的地球: 内核自转速率竟快于地表

环球新消息丨“表里不一”的地球: 内核自转速率

是什么导致了地球内核的差速旋转?专家指出,在外部力矩作用下,地球内核会相对于地幔转动,使得内核自转与地球的自转速率不一样。这个外力可更多

2022-06-30 09:47:50
当前视点!给月球撞出两个大坑的神秘物什么来头?

当前视点!给月球撞出两个大坑的神秘物什么来头?

近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照相机(LROC)项目团队宣布,他们通过对比拍摄于2月28日和5月21日的月球高分辨率影像,在月球表更多

2022-06-30 09:56:45
全球通讯!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正式发布

全球通讯!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

近日,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正式发布。该平台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成立,将打造具有自主创新技术更多

2022-06-30 08:48:34
当前最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高光时刻”

当前最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高光时刻”

2022年6月28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返回74天后,在北京航天城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后首更多

2022-06-30 05:48:13
环球速看:我国首个单体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投产

环球速看:我国首个单体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投

今天(29日),中国广核集团内蒙古兴安盟风电基地一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首个单体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正式投产。更多

2022-06-30 05:58:53
天天看点:首架“翼龙”-2民用无人机下线

天天看点:首架“翼龙”-2民用无人机下线

6月29日,首架“翼龙”-2民用无人机下线仪式在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标志着“翼龙”系列无人机商业化运营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更多

2022-06-30 05:40:39
观速讯丨这些特殊的人类红细胞,被我国科学家发现了!

观速讯丨这些特殊的人类红细胞,被我国科学家发现

、“我们找到了一群特殊的人类有核红细胞,它们‘外套’上镶嵌着CD63的标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更多

2022-06-30 06:02:4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赋能实体经济 “新IT”数字基座助推各行业智能化变革
    ‘新IT’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力最核心的生产工具。在...
遗产联系人可访问账户 “数字遗产”继承之外还需考虑信息保护
    12月15日起,苹果用户陆续接收到iOS15 2的更新推送,其中一项新...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