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独家】巨型稻:产量如何 口感咋样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9-28 09:58:08

近日,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的隆平稻作公园中2米巨型稻将进入成熟期的视频引发关注。什么是巨型稻?巨型稻和杂交水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吗?巨型稻好吃不好吃?记者就此采访了被誉为“巨型稻之父”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新界。


(资料图片)

记者:什么是巨型稻?巨型稻和杂交水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夏新界:顾名思义,巨型稻就是比一般的稻子形状要大、产量要高的水稻。我们最先研究出来的巨型稻是一种常规稻,是选优培优出来的,并不是杂交稻。巨型稻是在现有优异水稻种源基础上,运用突变体筛选、籼粳亚种间及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生物遗传育种技术,获得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种质材料。

但是,常规巨型稻数量很少,所以我们把常规巨型稻作为亲本材料,与其他普通水稻杂交,产生很多后代后再去种植,解决了巨型稻少的问题。现在地里试种的巨型稻,都是杂交后的巨型稻。如今在各地推广种植的巨型稻,也是一种新型杂交稻。

实际上,2013年,常规巨型稻就在我国研发出来了,2015年之后才做成杂交稻。我们以籼稻93-11、日本晴等为材料,获得突变体植株,筛选合适目标突变体后经田间授粉杂交,获得较稳定后代群体后再与茶陵野生稻进行授粉杂交,逐年选育纯化,最终获得基本稳定的巨型稻株系。

记者:有说法认为,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这个说法准确吗?

夏新界:目前,我国水稻产量就其收获指数而言,已达到了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的上限。因自身生物量的限制,在过去20年间,我国水稻产量增幅十分有限,不超过15%。未来要在水稻产量上有较大突破,必须培育出超大生物量的新型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就是梦想种出能在禾下乘凉的巨型水稻,通过增加水稻自身生物产量来提高其单位面积的稻谷产量。

如今,巨型水稻试种出来了,但“禾下乘凉梦”还没有真正实现。只有把巨型稻的亩产量提高到1200公斤甚至1500公斤,才算真正实现了“禾下乘凉梦”。

为什么这么说呢?2017年10月16日,巨型稻在湖南长沙市长沙县金井镇培育成功。袁隆平说,只要种植技术过关,巨型稻单季亩产可达1200公斤至1500公斤。现在的巨型稻株高达1.8米至2.2米,与普通水稻相比高出1米左右,单位面积生物量可达40吨/公顷,为现有水稻的1.5倍以上。如果改进优化栽培种技术,将巨型稻杂交品种的收获指数提高到现有超级杂交稻水平,其理论单季产量将超过1200公斤/亩。

2017年以来,研究团队在南方多省多区域试验发现,在中等肥力水平,大田常规肥水管理条件下,巨型稻单季产量能达到800公斤/亩上下,比普通杂交稻每亩高出100公斤至200公斤。其中,巨型稻品种之“巨丰5号”株高2米以上,平均有效分蘖51个,比普通稻多2倍;单穗实粒数高达680粒,比普通稻多2倍至3倍。试验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在长沙县金井镇试验区的普通稻田和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其单季产量稳定达到每亩660公斤至860公斤,远高于全国440余公斤的平均产量和湖南当地杂交稻产量。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很多地方比较干旱,受旱情影响,四川省西充县试种的200亩巨型稻亩产量只有650多公斤,但也比同期的常规杂交水稻多100公斤左右。

正常情况下,试验田的巨型稻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以上,但大田推广的亩产还需要努力。“禾下乘凉梦”中的禾苗高度已经实现了,但产量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记者:巨型稻发展前景如何?

夏新界:巨型稻发展前景非常好,特别是种养结合的试验,更体现了巨型稻的优势。

巨型稻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再加上巨型稻稻秆粗壮,种植密度比其他水稻小很多,能为稻下动物提供良好生存空间。2017年和2018年,研究团队在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建设了30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全程无化肥、农药、抗生素等使用。与现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稻谷产量至少提高1倍,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也提高1倍以上,生长周期缩短15天至20天,个体重量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1.5倍以上。除了种养结合,巨型稻生物量巨大,每亩可产出3吨至5吨秸秆,秸秆经处理后可饲养牲畜,也有不少附加价值。

在种植环境上,巨型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巨型稻根系发达,深度达35厘米至60厘米之多,比普通稻的根系长度增长1倍以上,根系总量是普通稻的3倍至4倍。其发达的根系,使养分流失大幅减少,能够把水稻周边的养分充分吸收利用起来。稻田、水沟、水塘、干湿地、贫瘠新垦地、盐碱地均可成其“落脚地”。比如,2020年种植在广东阳江海边的巨型稻就经受住了海水的反复浸泡,每亩产出稻谷1040斤,同时还出产基围虾1000多斤。巨型稻个高体大、吃水深、耐淹涝,2020年四川犍为县种植巨型稻400多亩,每亩产鱼800多斤,稻谷近1000斤。今年5月份,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首次试种,目前已进入灌浆期,预计10月进入收获期。东北的黑土地上也开始尝试种植巨型稻了。目前,有22个省份的300多个种植点试种巨型稻近2万亩。

还有人担心,巨型稻长这么高大,肥料、农药肯定用得多,会影响粮食的安全。这种担忧其实大可不必。由于巨型稻株形高大、根深叶茂、茎秆粗壮、宜疏植、生育期较长、淹水深度大,可为蛙、鱼、泥鳅和鸭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结合相关技术,可用来打造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高效生态立体种养农业新模式,并充分利用巨型稻种养结合的这一特殊优势,提升稻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虽然巨型稻苗比普通水稻苗价格高一些,但种植1亩巨型稻的成本却比种1亩普通水稻成本降低200元左右。这是因为巨型稻“好养活”,后续也没有除杂草的烦恼,综合考虑稻谷产量增加以及秸秆用作青贮饲料,每亩巨型稻能增收800元以上。

记者:巨型稻米口感怎么样?

夏新界:经过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米质已达国家优质稻谷三级,突破了杂交稻“高产不优质、口感差”的难关,且经检测分析发现,巨型稻米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红线。

关键词: 普通水稻 杂交水稻 袁隆平院士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当前独家】巨型稻:产量如何 口感咋样

【当前独家】巨型稻:产量如何 口感咋样

近日,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的隆平稻作公园中2米巨型稻将进入成熟期的视频引发关注。什么是巨型稻?巨型稻和杂交水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袁隆平院更多

2022-09-28 09:58:08
环球快看:受飓风影响,美登月火箭11月前或不再尝试发射

环球快看:受飓风影响,美登月火箭11月前或不再尝

这是4月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拍摄的美国航天局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和安装在火箭顶端的“猎户座”飞船。新华社更多

2022-09-28 08:51:17
焦点滚动:八部门联合开展2022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

焦点滚动:八部门联合开展2022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8部门近日印发通知,联合开展2022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更多

2022-09-28 05:46:30
当前快报:中国农科院将抓好四方面任务加快白羽肉鸡新品种推广

当前快报:中国农科院将抓好四方面任务加快白羽肉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于文静)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近日表示,中国农科院将抓好四项重点任务,加快白羽肉鸡新品种推广。要坚持市更多

2022-09-27 22:41:52
全球热资讯!渤海亿吨级油田中心平台浮托安装成功

全球热资讯!渤海亿吨级油田中心平台浮托安装成功

9月27日,渤海亿吨级大油田——垦利6-1油田中心处理平台成功完成浮托安装,一举打破我国渤海海域最重海洋油气平台安装纪录,标志着渤海油田202更多

2022-09-27 22:58:32
【独家】科普:如何用防御技术应对“小行星撞地球”

【独家】科普:如何用防御技术应对“小行星撞地球

新华社洛杉矶9月26日电(记者谭晶晶)“小行星撞地球”是很多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一旦这种情形在现实中将要发生,人类能否有效应对?美国航天局更多

2022-09-27 22:46:34
【全球速看料】远古发现丨发现已知最早的长臂猿化石!原来是它……

【全球速看料】远古发现丨发现已知最早的长臂猿化

古生物学家在云南元谋盆地发现了距今700万年至800万年的小型猿类化石,命名为元谋小猿,并证明这是已知最早的长臂猿。该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更多

2022-09-27 18:45:53
快看点丨提供共性产品和技术支撑,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快看点丨提供共性产品和技术支撑,遥感卫星应用国

9月27日,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京成立。该中心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设,是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2022-09-27 18:45:57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微信群聊退出怎么保存聊天记录?怎么一次性退出所有群聊?
    打开微信通讯录界面,点击群聊选项。进入群聊列表,打开要退出的...
steam为什么注册不了账号?2022年怎么不能注册steam了?
    steam无法创建帐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可能是由于网络问题,导...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 电子产品需防“中暑” 让电子产品远离阳光直射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在这种天气里,不仅人要防中暑,常用的手机、...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蓝屏怎么一键修复?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出现蓝屏可能是由于以下的几种情况,分步...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