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来了

来源:羊城晚报时间:2022-09-08 11:20:47

9月6日下午,广东深圳。随着华为Mate 50系列新品正式发布,此前预告“向上捅破天”的技术“真容”浮出水面——华为Mate 50系列搭载鸿蒙3.0操作系统,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用户在地面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也可发送信息。

卫星通信功能因华为Mate 50“上新”而备受关注。具体而言,其技术功能、资费成本、行业布局等如何?对此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专家解答。

功能 无基站信号也能以短报文发送信息

时隔两年,华为再度发布Mate系列手机,外界“期待值拉满”。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事业群CEO余承东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过去70年,卫星通信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普通消费者很难享受到卫星通信的服务,我们此次带来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开启大众卫星通信新时代。”

据了解,卫星通信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微波通信,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在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实现对地面的“无缝隙”覆盖。

“华为的卫星通信技术是通过北斗卫星发布短报文功能完成,即便是没有基站信号的偏远地区,也可以通过短报文的方式发送信息。这类信息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比如海事中遇险船对外呼救等。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和卫星通信技术融合方面,主要还是在GPS定位等功能上,短报文还未普及,所以此次华为发布的Mate 50系列具有一定的意义。”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智能手机的核心能力是通信,传统智能手机的通信能力需依赖于通信基站,没有基站分布的位置存在通信死角。但使用卫星通信应用后,用户在荒漠无人区、近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的极端环境下,也能通过畅连APP,发出文字和位置信息求助,并且可将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

瓶颈 成本与体验感使其暂难大规模普及

华为作为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在卫星通信方面可谓筹谋已久,如今率先通过短报文功能实现手机终端卫星通信技术。不过,有专家认为,此次华为Mate 50系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卫星通信”,因为它只能发短信,还没办法实现实时打电话等功能。

对于支持卫星通讯的智能手机,消费者使用费用如何,需要多花钱吗?一手机厂商的技术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卫星从制造到上天成本十来个亿,每年运营维护一个亿,按照十年寿命来算,需要一颗卫星每年发2亿条短消息、每条1块钱,才不亏本。实际上,以在中国使用海事卫星电话为例,除交200元入网费外,接打每分钟费用约为1.8元。”因为卫星通信需要很高的运营维护成本,资源稀缺,未来手机厂商按条收费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对于具体的收费方式,华为方面目前暂无回应。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现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卫星电话无法成为主流通讯工具。因为首先要买一部专门的手机,其价格及资费标准都不亲民,在电商平台上,一部便携式卫星电话的价格大多在4000元至10000元之间;而且,它的天线较大,携带和打电话都不方便,有时还有延时。

盘和林表示,卫星通信技术应用在智能手机上,一方面,现阶段资费还比较贵,未来有待降低;另一方面,零部件体积较大,增加零部件的情况下会让智能手机变得笨重,需要优化;此外,卫星通信技术也有一定延迟,在信息内容发送上主要还是报文为主,距离卫星网络通信还有距离。但优点在于,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通信全覆盖,在偏远地区也能避免通信中断和通信困难。

手机若逐渐支持卫星通信功能,是否意味着用户未来不再需要购买运营商套餐?盘和林告诉记者:“由于地面到卫星的物理距离限制原因,卫星通信技术有明显网络延迟,上网体验不会优于蜂窝移动网络。该技术目前主要针对偏远地区的通信难题,是对当前5G基站网络的一个重要补充,但尚不能替代蜂窝移动网络,也不会改变移动运营商市场格局。”

也有专家表示,在华为等消费端企业推动下,卫星通信的应用需求未来或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些需求会倒推国内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产业上游商业化运营,不断降低成本,卫星覆盖率会逐步提高,让卫星通信大范围普及成为可能。

布局 众多企业入场竞逐 卫星通信“新赛道”

受华为新品发布带动,近日,A股的卫星互联网、卫星导航、通信设备等板块表现活跃,“涨声一片”。事实上,卫星通信这条“新赛道”市场潜力巨大,众多企业都已入场竞逐。

据了解,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力,使卫星通信技术不断取得进步,逐步探索应用到居民日常生活当中。

除了华为,其他手机厂商也在抢着上线搭载卫星通信技术的新品。9月5日晚间,收购魅族科技79.09%控股权的吉利旗下星纪时代公司宣布,将推出全球首款直连低轨卫星消费级手机。

赛迪智库在今年5月就曾预言,“手机+低轨卫星通信”有望在手机红海市场开启新的发展方向,是构筑未来信息消费新空间的有力手段。赛迪智库认为,全球手机创新发展空间趋于饱和,面对复杂的行业发展环境和激烈的外部竞争,手机厂商必须瞄准前瞻性、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加快推动手机产业与低轨卫星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此,方能满足用户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且开启手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抢占未来手机产业制高点的重要布局。

站上风口的远不止手机厂商。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卫星通信相关企业2.5万家。近十年,卫星通信相关企业注册数量逐年稳步增加,其中,2020年新注册企业数同比大增141%,2021年同比增加65.4%,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加33.5%。

相关企业的快速增加,将加快卫星通信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融合,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研究院编制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人民币,同比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卫星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卫星互联网有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潘亮)

关键词: 全球首款 北斗卫星通信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 数字经济 卫星通信技术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来了

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来了

9月6日下午,广东深圳。随着华为Mate 50系列新品正式发布,此前预告向上捅破天的技术真容浮出水面——华为Mate 50系列搭载鸿蒙3 0操作系更多

2022-09-08 11:20:47
销量大增 “新鲜感”促使折叠屏成为手机界新宠

销量大增 “新鲜感”促使折叠屏成为手机界新宠

4月11日,VIVO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X Fold。至此,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基本都已入局折叠屏赛道。在增长乏力的手机市场,折叠屏无疑是被寄予很大更多

2022-04-19 09:55:22
从“尝鲜”到“常用” 国产折叠屏手机市场大爆发

从“尝鲜”到“常用” 国产折叠屏手机市场大爆发

从尝鲜到常用,消费者对折叠手机的态度变化让手机厂商在折叠屏市场不断壮大,国产折叠屏纷纷入局。发展四年国产折叠屏日趋成熟调研发现,当更多

2022-03-30 09:15:29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年出货量将超3000万台

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年出货量将超3000万台

去年底以来,各大厂商争相发布折叠手机,让业界戏称2022年是折叠屏手机元年。第三方分析机构Canalys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年出更多

2022-02-23 13:42:54
苹果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手机供应商 市场份额创最高纪录

苹果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手机供应商 市场份额创最

1月27日,据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数据,苹果在2021年第四季度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市场份额创最高纪录,达到23%更多

2022-01-27 16:38:10
全年我国5G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3.5% 呈稳步增长态势

全年我国5G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3.5% 呈稳步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消息,1月20日,国新办举行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新更多

2022-01-20 16:25:12
年末折叠屏手机迎来了又一次升温 是时候入手折叠屏手机了吗?

年末折叠屏手机迎来了又一次升温 是时候入手折叠

OPPO Find N以7699元的价格正式起售,华为P50 Pocket起售价为8988元,三星Galaxy Z Flip3 5G为7599元,小米Mix Fold官方起售价降到更多

2021-12-30 13:35:05
手机上的暗黑模式到底好不好用呢?除了省电还有没有其他作用?

手机上的暗黑模式到底好不好用呢?除了省电还有没

在OLED显示屏上,当一个像素是纯黑色的时候,该像素将会被关闭并且不消耗能量,这时如果显示屏显示的是大面积的黑色像素,将会大大降低显示更多

2021-12-27 15:51:4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 电子产品需防“中暑” 让电子产品远离阳光直射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在这种天气里,不仅人要防中暑,常用的手机、...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蓝屏怎么一键修复?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出现蓝屏可能是由于以下的几种情况,分步...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