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资讯】天文科学教育:培养更多青少年仰望星空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9-16 08:02:34

天文学是进行科学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它从远古时代就激发着人类的好奇心,且天文学作为六大基础学科中唯一未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学科,可以不受已有学科教育范式的束缚。

“我国14亿人只有不到3000名职业天文学家,相当于每46万人中才出1名天文学家。”在近日召开的第一届天文科学教育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呼吁,“我们希望在未来10年内将中国职业天文学家人数提升到1万人,若按照当前每年增长300人的速度这一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为进一步推动天文科学教育,在本次研讨会上,由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和专业天文学家群体共同推动天文科学教育联盟建设。“我们就是希望形成合力,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等各方资源,打通天文学家、科学教师、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渠道,以联盟作为连接器,让学生与科学教育真正连接起来。”南京大学教授李向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通过科学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理解天文学究竟在做什么,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天文学研究中,同时也能储备后续人才。”


(资料图)

天文学是科学教育最好的切入点

“比宇宙更大的是什么?”“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火星上有植物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在云南做科普报告时,遇到纳西族小学生的连环追问。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武向平已经历了多次。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小孩子是天真烂漫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份好奇心,通过科学教育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理念告诉他们,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火种。”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科学家,而是要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武向平看来,科学教育不是“科学+教育”,也不是“科学的教育”,而应该是注重思维方式的养成型教育,承担起知识拓展与知识融合的功能。

与会专家认为,天文学是进行科学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因为它从远古时代就激发着人类的好奇心,而且天文学作为六大基础学科中唯一未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学科,可以不受已有学科教育范式的束缚。

天文科学教育还有很多困难待解

近年来已有很多中小学校采购天文观测设施、开发校本课程、组织天文活动等,相关教育机构也推出各类观星活动与天文研学,在天文科学普及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也有20多所大学成立天文专业,在培养天文科技创新人才、推动天文学科创新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天文科学教育还有很多困难亟待解决。

刘继峰认为,当前中小学天文科学教育普遍资料陈旧,缺乏紧跟前沿热点的新知识,且因望远镜等天文器材动辄投入数十万、上百万,设备设施标准化不足导致后期运行维护成本高昂,很多学校的天文课程最终难逃“不了了之”的结局。同时,作为现行科学教育的最重要场所之一,科技场馆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较难获得科学素质教育。

为此,刘继峰指出:“需要进行全链条的设计与思考,持续性、体系性地面向全国中小学开展天文科学教育。”

标准化培训让天文教学不再“曲高和寡”

为解决教学资料匮乏陈旧的问题,未来,天文科学教育联盟将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编写教材。“标准化的教材让一线教师增强了信心,希望教材还可以配套开发实验材料,并在编写后尽快让学校试用,以反馈修改建议。”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小学部教师周友富表示,“我们非常愿意做实验学校。”

针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专业的天文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张丽透露,天文科教联盟将建立规范化、职业化的培训体系,提升天文教师教学水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光学天文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正阳也表示,天文科教联盟将制定标准化指南,帮助中小学选取合适的观测设备,并提供统一的维护方案,让天文望远镜在使用、维护、购买等方面更加便捷,让每个学生都有用上望远镜的机会。

目前,该联盟已经选取了多家学校作为试点进行探索。“我们希望到2024年天文课程可以辐射几百所学校,5—10年内服务全国25万中小学。”刘继峰说。

“希望通过天文科学教育,创造仰望星辰的自由环境,让具有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不断‘冒’出来。”张丽说道。

关键词: 天文学家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天天播资讯】天文科学教育:培养更多青少年仰望星空

【天天播资讯】天文科学教育:培养更多青少年仰望

天文学是进行科学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它从远古时代就激发着人类的好奇心,且天文学作为六大基础学科中唯一未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学科,可以不更多

2022-09-16 08:02:34
全球要闻:20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由你来命名

全球要闻:20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由你来命名

日前,2022年新一期太阳系外世界命名活动正式启动,命名对象为20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更多

2022-09-16 07:44:58
全球热点!亚轨道运输新技术立项,未来可一小时内到达全球各地

全球热点!亚轨道运输新技术立项,未来可一小时内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了《关于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由火箭院研究发展部牵头申报的“亚轨道更多

2022-09-15 22:02:53
天天头条:北京发布10个智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榜单

天天头条:北京发布10个智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陈杭)北京市智慧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榜单15日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启动仪更多

2022-09-15 19:58:57
全球动态: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1.6万亿元 占GDP比重40.4%

全球动态: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1.6万亿元 占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陈杭)北京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1 6万亿元(人更多

2022-09-15 19:53:42
世界聚焦:星空有约丨海王星17日冲日 有望一睹淡蓝色星球的风采

世界聚焦:星空有约丨海王星17日冲日 有望一睹淡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作为目前已知最靠近太阳系边缘的行星,海王星将于9月17日冲日,前后的10多天中,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借助天文望更多

2022-09-15 15:50:23
天天微动态丨英媒:考古学家借助AI工具发现人类用火历史超百万年

天天微动态丨英媒:考古学家借助AI工具发现人类用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报道,一种人工智能工具揭示了古人类在以色列一处有100万年历史的考古遗址使用火的隐秘证据。在其他遗址应用这一技更多

2022-09-15 15:39:16
热门:重庆江津梧桐土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阶段性收获

热门:重庆江津梧桐土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阶段性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作业,重庆市江津区梧桐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的考古专家表示,这一更多

2022-09-15 16:03:41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 电子产品需防“中暑” 让电子产品远离阳光直射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在这种天气里,不仅人要防中暑,常用的手机、...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蓝屏怎么一键修复?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出现蓝屏可能是由于以下的几种情况,分步...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