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文:缅怀黄纬禄:用全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11-23 16:02:47

你一定听说过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你不一定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1年的今天

曾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的他

静静地离开了我们

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黄纬禄

他是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我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他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

为我国导弹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用生命写就了“导弹人生”

今天我们一起缅怀他

一起回顾他的光辉人生

上世纪40年代初,20多岁的黄纬禄

经历了那个年代的风雨飘摇

在痛苦地思考、寻找救国之路后

他抱定了“科学救国”的志向

在英国求学期间

他第一次知道了“导弹”这个词

第一次看到了这个“大家伙”

也第一次见识了这个“大家伙”的厉害

他的脑海中闪出了一个念头

要是中国拥有了导弹

日本帝国主义就不敢再侵略我们了!

1946年黄纬禄(中)在英国伦敦与室友合影

1957年,在刚刚成立一年的

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

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

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

但是,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

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

给中国的导弹科研工作造成了无法想象的困难

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决心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争中国人民的志气!

从此,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

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

脚踏实地、刻苦攻坚

开始导弹研制的新征程

经过多年努力拼搏

1960年11月5日

我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零的突破

1964年6月

“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

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

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

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

中国导弹研制试验成果震惊世界

黄纬禄和他的同事们仅用了十年

便走过了从仿制到研制的自主创新之路

实现了中国导弹零的突破

外电评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进步

我国虽然先后成功研制了

原子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

但是液体导弹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

缺乏二次核打击能力

面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中国急需有效反制手段

黄纬禄临危受命

担任我国第一枚固体潜地战略导弹

“巨浪一号”的总设计师

潜地导弹研究

既没有资料,也没有经验

更不可能向其他国家学习

为了准确掌握具体情况

黄纬禄走遍了

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大漠荒原、戈壁深处

针对国家底子薄、经济困难实际

他提出“台、筒、艇”三步发射的试验程序

并得到了国防科委的认可

经过无数次发射实验和不断改进

1975年,潜地导弹的设计工作宣告完成

这时距离最初的论证,已经过去整整十年

1982年10月12日

渤海的海面上

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

以极快的速度直飞蓝天

在海天之间绘出一幅壮丽的景观……

准备了十几年之久

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的

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终于研制成功了

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导弹飞(肥)了,黄纬禄却瘦了

已经66岁的黄纬禄

由于过度操劳而使体重降低了11公斤

有人说他“剜”肉“补”导弹

成就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被誉为“中国航天四老”的黄纬禄、任新民、屠守锷、梁守槃(从左至右)

除了在导弹领域的突出贡献

黄纬禄和任新民、屠守锷、梁守槃

并称“中国航天四老”

为航天系统留下了著名的

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

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的“四共同”原则

1992年8月14日,黄纬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试验队队员们合影

仍亲登讲坛悉心授课

在家养病时,家里就像一个课堂

慕名求学人士络绎不绝

每次他都悉心教导他们

毫无保留地讲述导弹研制的历史

传授自己的知识

详细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躺在病榻上的他

还依然挂念着航天、惦记着导弹

黄纬禄和航天员合影

黄纬禄说:

“我把我的一生

都交给了导弹事业,我无怨无悔

假如有来生,

我还要搞导弹……”

关键词: 战略导弹 潜地导弹 中国航天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世界热文:缅怀黄纬禄:用全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

世界热文:缅怀黄纬禄:用全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

你一定听说过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你不一定知道2011年的今天曾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的他静静地离开了我们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更多

2022-11-23 16:02:47
全球新消息丨政策鼓励支持,行业融合加速 虚拟现实产业迈入快车道

全球新消息丨政策鼓励支持,行业融合加速 虚拟现

目前,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加速发展,行业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工业、文化、教育等领域典型案例亮点频出,呈现多点开花的良好发更多

2022-11-23 09:49:02
新一代载人火箭 重型火箭研制有序推进

新一代载人火箭 重型火箭研制有序推进

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正在海口举行,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重型运载火箭研制也已取得阶段更多

2022-11-22 21:41:13
“夸父一号”卫星载荷“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夸父一号”卫星载荷“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扬子晚报网11月22日讯(记者于丹丹)2022年11月21日下午,“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载荷“硬X射线成像仪”(HXI)首张科学图像更多

2022-11-22 17:57:16
世界简讯:“夸父一号”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世界简讯:“夸父一号”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自10月9日“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成功发射入轨一个多月以来,其三大载荷之一的硬X射线成像仪开展了各项在轨测试和定标工作,目前载荷更多

2022-11-22 17:00:51
世界视点!日本宇航研发机构宣布放弃月球探测器“好客”登月计划

世界视点!日本宇航研发机构宣布放弃月球探测器“

据每日新闻11月22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当天表示,随美国新型火箭于16日发射升空的月球探测器“好客”(OMOTENASHI),在更多

2022-11-22 15:43:57
美国“猎户座”飞船抵达月球 发回“蓝色小圆点”照片4天天微头条

美国“猎户座”飞船抵达月球 发回“蓝色小圆点”

中新网11月22日电综合美媒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猎户座”飞船发射升空5天后,于当地时间21日抵达月球,从距离月球表面上方81英里更多

2022-11-22 16:03:35
天天简讯:祝贺!陈冬成我国首位在轨超200天航天员

天天简讯:祝贺!陈冬成我国首位在轨超200天航天员

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航天员陈冬近日又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我国首位在轨时间突破200天的航天员。截至目前,在神舟十四号任务中,陈冬作为更多

2022-11-22 16:03:56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续航时间延至14.5小时的实力到底如何?东芝笔记本怎么样?
    在今年的 CES 2020 展上,夏普对外展示了号称全世界最轻的笔记...
计算机五大性能指标?计算机的六大特点?
    1、存储容量:包括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是衡量微型计算机中存储能...
笔记本电脑什么牌子好?笔记本独立显卡好还是集成显卡好?
    笔记本电脑什么牌子好?处在准一线的品牌不多,华硕和宏碁是两个公...
微信群聊退出怎么保存聊天记录?怎么一次性退出所有群聊?
    打开微信通讯录界面,点击群聊选项。进入群聊列表,打开要退出的...
steam为什么注册不了账号?2022年怎么不能注册steam了?
    steam无法创建帐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可能是由于网络问题,导...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 电子产品需防“中暑” 让电子产品远离阳光直射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在这种天气里,不仅人要防中暑,常用的手机、...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