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丨我国尚未发现明确的三叠纪恐龙化石 但早期恐龙脚印显示:此时期恐龙已在四川盆地活动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8-27 15:56:25

8月26日上午,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自贡正式开幕。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周忠和、朱敏,“中国龙王”董枝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著名古生物科普专家邢立达等百余位古环境古生物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见证和分享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五十周年以来取得的成果,探讨全球恐龙研究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新应用,推动四川自然类遗址的保护,也为全省博物馆发展提供更新的全球视野。

↑开幕式现场。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摄

“中国龙王”董枝明重游“龙宫”


(资料图)

曾组织领导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掘和研究

四川省自贡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其地质历史漫长,构造复杂,矿藏丰富,能源充足,埋藏了大量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和三叠纪盐卤。

自贡恐龙化石的最早发现要追溯到1915年,但最重要的发现却是1972年,即大山铺恐龙化石的发现,它拉开了这一世界级恐龙公墓的发掘、研究和保护的序幕。

谈及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必须提及一个人,他就是著名恐龙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

↑“中国龙王”董枝明重游龙宫。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摄

1962年,董枝明从复旦大学毕业,主要从事恐龙化石的野外采集和研究工作。1972年,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被发现,几年后,董枝明组织领导了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曾经主持过中-英、中-美、中-日等恐龙联合考察,是我国首位参与北极化石调查的恐龙专家。他还曾为36种恐龙命名,曾被称为“中国龙王”。

研讨会开幕当天,董枝明和其他专家、学者集体参观了自贡恐龙博物馆。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之地,发掘条件、研究技术也比较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建设、科研、科普等方面都“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

↑专家学者参观自贡恐龙博物馆。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摄

“这么多年来,我到四川必到自贡,我的生命和专业爱好,都和自贡融为一体了。”在专家访谈环节中,董枝明不禁感慨。他回忆,1979年12月17日,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西南矿区综合队在征用土地上修建停车场,该土地就在大山铺万年灯化石点附近。伴着“轰隆隆”的暴破声,埋藏在小丘山包里的恐龙化石被纷纷抛向地面……

经过抢救性发掘,专家们采集了大量珍贵化石。董枝明等专家先后报道了巴山酋龙、建设气龙、太白华阳龙等重要的恐龙属种,揭示大山铺恐龙动物群在演化中的重要意义,使得大山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并因此在199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3年,自贡恐龙博物馆开始筹建,董枝明还为博物馆的建设出谋划策。“40多年过去了,看着自贡成为著名的‘恐龙之乡’,也深感欣慰。”董枝明说,希望自贡继续擦亮“恐龙之乡”金字招牌,越来越好。

如今的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既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遗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遗址之一。它的发现曾被誉为“我国恐龙研究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和“世界恐龙发掘研究史上近二十年来的最大收获”。

我国迄今尚未发现明确的三叠纪恐龙化石

但早期恐龙脚印显示:此时期,恐龙已在四川盆地活动

据悉,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发现与突破”,为期四天。会议期间,专家们将分享探讨全球恐龙研究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和新应用。

26日当天下午,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馆员彭光照作了名为《四川盆地恐龙发现与研究新进展》的主题报告。

彭光照介绍,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红色盆地之一,其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除川西高原之外的广大地区、重庆以及贵州北部部分地区,受北东-南西向和北西-东南向两条构造线控制,构成了自东北至西南方向延伸的呈不规则菱形状的格局。盆地内,中生代陆相地层系统发育齐全,沉积连续,层序清楚,分布广泛,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

彭光照指出,根据四川盆地目前恐龙化石发现、研究和分布情况,今后的工作重点将是“寻找三叠纪晚期的恐龙化石”、“探索侏罗纪早期恐龙的组合和演化情况”、“探讨上沙溪庙组合马门溪龙动物群的时代问题”、“研究四川盆地白垩纪的恐龙面貌”等四大方面。

关于“寻找三叠纪晚期的恐龙化石”,彭光照说,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发现明确的三叠纪(注:公元前2.5亿年至公元前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的恐龙化石。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在盆地边缘和盆地内一些背斜的核部有所出露,并且在彭州磁峰、雅安天全和自贡富顺发现早期恐龙脚印,说明恐龙这时期已经在该盆地活动,发现它们的骨骸是非常可能的。最近在四川古蔺的马蹄镇发现蜥脚形类的一些骨骼材料,给专家们释放出比较强的发现信号。

研讨会期间,自贡恐龙博物馆还将举行“龙”腾大山铺—纪念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五十周年特展,通过“横空出世”“群星璀璨”“匠者仁心”三个章节,展示大山铺化石遗址点发现与发掘、保护与利用、创新与发展的艰难历程。

据悉,50年来,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1987年,依托该遗址建成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恐龙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2001年成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自贡恐龙博物馆积极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重庆相关单位成功申报“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建成“侏罗纪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自贡恐龙博物馆二号馆“恐龙探秘馆”正加紧布展陈列,即将建成开馆,为打造研究型博物馆奠定坚实基础。

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关键词: 自贡恐龙博物馆 四川盆地 化石遗址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新消息丨我国尚未发现明确的三叠纪恐龙化石 但早期恐龙脚印显示:此时期恐龙已在四川盆地活动

新消息丨我国尚未发现明确的三叠纪恐龙化石 但早

8月26日上午,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自贡正式开幕。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周忠和、朱敏,“中国龙王”董枝明、中更多

2022-08-27 15:56:25
天天快看:我国科学家实现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重排

天天快看:我国科学家实现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重排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张泉、陈佳伟)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重排。这一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染色体大规模重构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更多

2022-08-27 15:50:46
全球聚焦:神十四乘组在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中

全球聚焦:神十四乘组在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中

目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除了核心舱内的高微重力实验柜等科学实验柜继续开展科学实验,问天舱内,航天员在轨“更多

2022-08-27 15:44:17
全球观焦点:“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将利用FAST解决射电天文领域核心技术问题

全球观焦点:“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将利用FAST解

中新社贵州平塘8月27日电(周燕玲)8月26日至27日,秒聚青科·走近中国天眼创新论坛在贵州平塘举行。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总工更多

2022-08-27 15:44:02
焦点日报:一条网络专线如何串起“云产业”

焦点日报:一条网络专线如何串起“云产业”

随着数字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工业互联网、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久前,一条高速网络专线把地处皖北的安徽宿州和上海紧紧连在更多

2022-08-27 09:02:17
世界球精选!天宫TV再更新!快来看神十四航天员在轨种菜

世界球精选!天宫TV再更新!快来看神十四航天员在

目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核心舱内,高微重力实验柜等科学实验柜继续开展科学实验;气闸舱内,舱外航天服被摆放更多

2022-08-27 08:57:33
今日快讯: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广谱抗新冠病毒纳米材料

今日快讯: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

8月26日,记者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官网了解到,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新型光谱抗抗新冠纳米材料,该成果于8月22日发表于纳米领域国际顶级期刊《自更多

2022-08-26 21:40:02
当前热文:国际最新研究:即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C 未来热浪频率或仍增加

当前热文:国际最新研究:即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C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指出,到2100年,热带地区更多

2022-08-26 21:02:50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 电子产品需防“中暑” 让电子产品远离阳光直射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在这种天气里,不仅人要防中暑,常用的手机、...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蓝屏怎么一键修复?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出现蓝屏可能是由于以下的几种情况,分步...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