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感觉良好”乘组在轨六个月都做了啥?
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轨的6个月间,三位航天员的工作、生活紧张而充实。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划破夜空,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临行前,王亚平发了一条朋友圈:“出差半年……”
在地面科技人员的支持下,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先后于2021年11月7日、2021年12月26日两次成功出舱,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全景相机C抬升、舱外作业点脚限位器安装及相关工效验证、携物转移验证等任务,并进一步验证了核心舱气闸舱、舱外服、机械臂的功能性能,进一步考核了出舱活动相关技术、舱内外航天员协同以及天地协同能力。
三名航天员还化身“太空教师”,在空间站开展了两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浮力消失、水膜“开花”、“点水成冰”等一系列奇妙的太空实验,打造了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
在轨期间,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在中国空间站开展。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建立了空间条件下细胞的长期培养体系和细胞模型,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了失重条件下的心肌细胞“钙信号闪烁”过程,完成了国际上首次皮肤干细胞长期失重条件下的悬浮培养实验。航天员要飞得更远、更健康,与航天医学不断探索的新收获、新认识密不可分。
百节年为首,天涯共此时。2022年的春节,是中国人在太空中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三位航天员换上了喜庆的中国传统服装,舱内贴上对联、挂起福字,猪肉白菜、鲅鱼和黄花菜三种馅的饺子摆上了年夜饭的餐桌。即使远在星河,依旧年味满满。
通过天链中继卫星,航天员在空间站可以实现天地双向视频通话,“网速”与地面的5G速率相当,给家人打个“视频电话”已不是难事。闲暇之余,在空间站里还能看到北京冬奥会的比赛直播。
用特制的“浴帽”可以揉搓“洗头”,刷完牙后直接将太空牙膏吞下,残渣收集器帮助航天员实现在太空“理发”,科技感与生活日常实现了完美结合。
由于微重力环境会对航天员的身体产生影响,日常的锻炼也必不可少。在空间站,拉力带、跑步机、自行车等健身设备频频出镜,航天员还要定期接受B超、五官检查等体检。在地面上,无数的科技人员监测航天员的饮水进食情况、收集舱内微生物检测数据,全力保障着中国空间站的平稳运行和航天员的健康安全。
(原标题:回顾 | “感觉良好”乘组在轨六个月都做了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刘苏雅
关键词: 长征二号
相关阅读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推荐阅读
-
-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
制图:李楠桦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论坛发布了《2020年更多
2021-06-11 10:57:13
-
-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更多
2021-06-11 10:57:12
科技热图
热门标签
精彩放送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04-16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最新见闻
- 回顾 | “感觉良好”乘组在轨六个月都做了啥?
- “合肥造”遥感仪器助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指纹”识别多种气体
-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功实施神舟十三号返回段测控任务
- 5圈锁定窗口期,神十三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
- 无开孔真全面屏!中兴Axon40屏下版真机现身
- 日本总人口减少幅度创最高纪录 东京人口26年来首次减少
- 鼓下掌就能亮的床 乱室有佳人的动态图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整装待发 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
-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你在教CDPR做游戏?玩家自制《巫师3》次世代版
- 《老头环》黄金树到底多高?测量得出高过阿尔卑斯山
- 《艾尔登法环》速通新纪录:1分23秒 意义党何在
- Steam掌机次世代游戏性能测试 对比平台为XSS主机
- 巴斯光年单人电影《光年正传》全新海报 造型更像美队了
- 《守望先锋》索杰恩开发者访谈 新的CG影片即将上线
- 《暗黑2:重制版》2.4版本更新上线 天梯模式4.29开启
- 两蛛同框?加菲和托比一起去看杨紫琼新片《瞬息全宇宙》
- 感觉错过一个亿!昨天的XGP宣传片暗藏奖励兑换码
- 《异度之刃3》封面图曝光!延续2代设计风格
- “神十三”带回了哪些“特产”?专家揭秘航天员 “新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