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已批准14个国家27份国际观测申请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1-06 12:21:56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FAST运行及开放共享情况。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2021年3月底正式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以来,已批准中国以外的14个国家的27份国际观测申请。

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中国天眼”又一重磅天文学研究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上线发表。中科院1月5日在北京举行2022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大国重器“中国天眼”高质量开放运行及系列重要科研进展,并透露了国际观测申请情况。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介绍说,“中国天眼”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近两年来,该台全力组织开展“中国天眼”高质量开放运行,第一时间成立科学委员会、时间分配委员会和用户委员会,统筹规划科学方向、遴选重大项目、制定数据开放政策、分配观测时间等,征集遴选出“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银道面脉冲星巡天”“M31中性氢成像与脉冲星搜寻”“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等五个优先重大项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彰显出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科学界携手合作的理念。此次征集收到来自不同国家共7216小时的观测申请,最终14个国家(不含中国)的27份国际观测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1年8月启动科学观测。

资料图:位于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FAST)。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在发布会上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天眼”运行更加稳定,效率在进一步提升,快速射电暴、脉冲星、中性氢宇宙等科研成果不断地涌现。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成果表明,“中国天眼”已经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已经进入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新阶段。

据了解,“中国天眼”是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建设、调试、运行和管理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迄今共发现约500颗脉冲星,也成为自运行以来世界上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天文设备。

目前,“中国天眼”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已远超国际同行预期的工作效率,为其科学产出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中国天眼”未来将在快速射电暴起源与物理机制、中性氢宇宙研究、脉冲星搜寻与物理研究、脉冲星测时与低频引力波探测等方向,产出深化人类对宇宙认知的科学成果。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件 罚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

制图:李楠桦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论坛发布了《2020年更多

2021-06-11 10:57:13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更多

2021-06-11 10:57:12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赋能实体经济 “新IT”数字基座助推各行业智能化变革
    ‘新IT’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力最核心的生产工具。在...
遗产联系人可访问账户 “数字遗产”继承之外还需考虑信息保护
    12月15日起,苹果用户陆续接收到iOS15 2的更新推送,其中一项新...
传统电商“节日”不再火热的情况已受到业界的关注
    原来‘双12’开始了,不说我都忘了。记者观察到,前有...
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可穿戴设备设计有待改进 适老才是主要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主打健康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