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揭开了!地球为何“缺氧”20亿年?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1-11-30 05:57:59

氧气是生命之源。有研究显示,早期地球极端缺氧,直至距今大约24亿年前后发生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导致真核生物在地球上首次出现。但奇怪的是,在随后长达近二十亿年的时间内,大气氧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问题到底在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领导的中英合作团队开展了多年的探索,谜底终于揭开。

团队采用多种地球化学指标并结合数学模型,首次系统论证了巨大海洋溶解有机碳库的存在是迟滞元古宙海洋彻底氧化的关键原因。近日,该成果在地球科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发表。

溶解有机碳库模型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该模型认为,前寒武纪海洋表层透光带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原核生物,这些微生物死亡后的有机质颗粒细小、沉降速率慢,在海水中不断积累形成一个巨大海洋溶解有机碳库,超过现代大洋溶解有机碳库1000倍以上。由于这种以细菌为主的细小有机质颗粒易于氧化降解,大量消耗海水中氧气,从而导致了大洋的长期缺氧并阻止了大气氧化的增加。

专家告诉记者,这就好比前寒武纪海洋是一个巨大的沼泽池,水体中大量腐殖有机质不断消耗着氧气,导致水体浑浊并缺氧。只有当这个有机碳库被彻底移除,大气和海洋的氧气含量才能够实质增加。但这一模型随后遭到质疑,反对者认为古代地球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氧化剂来移除海洋中巨大的碳库。

2019年,朱茂炎带领中英团队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文提出,大规模造山运动导致海盆中形成的巨量蒸发盐矿物的风化,可以带来大量的硫酸盐(氧化剂),它们通过硫酸盐还原菌大规模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并通过黄铁矿的大规模埋藏(产氧),最终导致碳库的减小和海洋的迅速氧化。

团队此次在我国三峡地区南坨村剖面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地层(约6亿年之前)中,发现一个地质历史上最大、但持续时间很短的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为了弄清这一负漂移事件发生的原因,团队开展了详细的碳、氧、硫、铀、锶等多同位素体系分析,最终揭示这是一次由大陆风化增强导致的硫酸输入增加所触发的短暂海洋氧化事件。

他们分析认为,发生在埃迪卡拉纪早期的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可能标志着这一大型深海溶解有机碳库解体的起始。随后多次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的脉冲式氧化剂输入事件,不断消耗大洋中的溶解有机碳库,促使其最终在寒武纪早期消亡,海洋变得更加氧化,为动物在寒武纪早期的大爆发和复杂海洋生态系统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盛媛媛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件 罚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

制图:李楠桦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论坛发布了《2020年更多

2021-06-11 10:57:13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更多

2021-06-11 10:57:12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为观众获取内容设置重重障碍的彩电还有什么回天之力?
    上半年,彩电产品整体调价上涨,彩电企业迎来利润转机,面板企业...
呈现出比较强的用户粘性 “两净”产品仍旧大有可为
    突袭而至的新冠疫情,让不少具有清洁、杀毒、除菌等功能的家电品...
5G专利费收益高达百亿 多家巨头开始加入谈判大军
    5G普及之际,通信技术专利纷争四起。爱立信这家瑞典通信巨头本月...
适老并不代表低端 老年家电市场前景广阔
    10月15日,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发布《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
相关产品价格相差悬殊 衣物护理机到底该怎么选?
    新冠疫情的发生,使具有消毒杀菌功能的衣物护理机迅速蹿红,但市...
未来空调还能满足哪些消费者未被发掘的需求?
    中国是空调制造大国,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从家用空调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