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新发现约4500万年前原始偶蹄类“二连豨”化石
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现生陆地哺乳动物中多样性最高的有蹄类类群,偶蹄类数量众多、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其起源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消息说,该所李茜研究员等人在内蒙古二连盆地约45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地层中发现一类原始偶蹄类化石,经研究建立偶蹄类新属并命名为“二连豨”,相关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上线发表。
李茜介绍说,在二连盆地新发现的化石材料,其牙齿结构非常简单,是典型的丘形齿,连接主尖之间的棱脊弱发育。通过详细的形态学研究,该化石材料与偶蹄类中已知的各个属种都不尽相同,牙齿结构和一些头骨特征上显示出与缅甸和泰国中、晚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些偶蹄类更为接近,但明显比它们有更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建立偶蹄类新属“二连豨”。
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二连豨”在早期偶蹄类中位于较为基干的位置。根据“二连豨”完全丘型齿的特点推断这一类动物很可能以较嫩的植物为食,以避开与动物群中占主导地位的奇蹄类之间的食物竞争。
李茜指出,内蒙古二连盆地此前已发现大量的奇蹄类、啮齿类及兔形类等化石材料,该盆地内中始新世哺乳动物群的面貌已基本形成,但偶蹄类在该动物群中所占比例很小,本次“二连豨”的发现及研究,不仅丰富了这一化石动物群的组成,也为认识早期偶蹄类在亚洲的演化,以及探讨早期偶蹄类中不同门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中科院古脊椎所表示,始新世初期不同类型的原始偶蹄类几乎同时出现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陆,这使得偶蹄类的起源显得扑朔迷离、至今尚未有一致的认识。因此,包括“二连豨”在内的早期偶蹄类化石材料研究,对不断完善偶蹄类类群认知、理解其具体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完)
相关阅读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推荐阅读
-
-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
制图:李楠桦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论坛发布了《2020年更多
2021-06-11 10:57:13
-
-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更多
2021-06-11 10:57:12
热门标签
精彩放送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11-12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最新见闻
- 中国科学家新发现约4500万年前原始偶蹄类“二连豨”化石
- “拉索”7年:如何成为全球独一无二
- 网易云信携手“瑶台”,打造会议元宇宙新场景
- 小米双十一战报公布 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93亿
- 一加手机双十一战报公布 全网销量同比猛增260%
- 反向升级?特斯拉新Model Y百公里加速5.6秒变6.9秒
- 暴雪天小男孩骑马去吃米线 网友:骑马果然是必修
- 韩国政府计划打造《鱿鱼游戏》旅游产品 开发数字景点
- 这么多年过去了 为何非对称领域仍是《第五人格》一枝独秀
- 《堡垒之夜》×《火影忍者:疾风传》联动内容泄露 第七班登场!
- 可关闭个性化广告?上海消保委质疑微信隐私新政
- 《光环:无限》实机演示公布 全新的武器和内容
- 讲武堂:能“灭六国,天下凝一”的秦军有多强大?从兵马俑中可见一斑
- 美国“龙”飞船把四名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
- 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海南健博会”
- 最新生物学研究:观鲸船噪音干扰鲸类休息和育幼
- 美国“龙”飞船将四名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
- 外媒:俄科学家发现一颗未知小行星正飞向地球,或造成威胁
- 号称刑法界郭德纲的罗翔老师 已向公益组织捐37万
- 年度最受期待FPS大作《战地风云2042》上线 前往Steam抢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