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 2030年前中国人将实现登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时间:2023-05-30 00:36:0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强 北京报道

5月29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向外界介绍了本次任务的相关情况。


(相关资料图)

据介绍,本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乘组将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的在轨轮换,并开展多项任务。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相比较于以往乘组,神舟十六号乘组拥有“全”、“新”和“多”的特点。

除了神舟十六号以外,中国登月计划也披露了最新进展。林西强表示,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考察和相关技术试验等,突破掌握多项关键技术。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

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预计于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本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首个载人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驻留约5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

林西强介绍称,中国空间站已完成建造,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神舟十六号乘组是该阶段迎来的首个乘组。飞行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景海鹏是首批航天员,先后参加过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朱杨柱和桂海潮都是第三批航天员,神舟十六号将是他们的首次飞行。

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

相比较于以往乘组,神舟十六号乘组拥有“全”、“新”和“多”的特点。“全”是因为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新”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多”是因为本次是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将成为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按照计划,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在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任务后,返回东风着陆场。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中国空间站已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将常态化实施乘组轮换和货运补给任务,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安排也将趋于常态化,包括驾乘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和返回、来访飞行器对接和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平台的照料,乘组自身健康管理,进行在轨实(试)验,开展科普及公益活动,进行异常情况处理等六类任务。

谈到国外航天员选拔及入驻中国空间站的合作进展时,林西强表示,中国空间站已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我们拥有完备的近地载人空间站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拥有成熟的航天员选拔训练和保障体系,载人飞行任务以每年两次的频度常态化实施,完全具备开展相关工作的条件。目前,正积极开展有关筹备,十分期待并欢迎国外航天员参加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

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按照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组织实施,计划选拔12-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类,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截至2023年3月,已完成初选阶段选拔工作,共有一百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其中航天驾驶员来自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特别是,有10余名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候选对象进入复选。

林西强表示,四选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选拔工作。如果港澳地区的候选对象通过复选和定选,可于明年初进入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目前来看,一般要经过两年半左右的训练,通过考核后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基本条件,但具体执行任务的时机要根据飞行任务总的规划、要求及空间应用项目进展情况等统筹确定。

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嫦娥奔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并运营空间站,中国人何时登陆月球也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曾多次实现载人登月,此后全球未有新的载人登月案例。

林西强介绍称,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登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

林西强表示,这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针对载人登月这一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前期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已经全面启动部署研制建设工作,包括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林西强表示,后续,我们将强化科学管理,强化竞争择优,强化开放合作,扎实推进各项研制建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此外,针对载人登月任务中科学载荷、载人月球车方案征集,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名称征集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陆续发布相关公告。

5月29日当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征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的公告。公告表示,根据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规划,2030年前中国人将实现首次登陆月球,期间两名航天员将驾驶载人月球车开展科考活动。为吸纳社会优质力量参与载人月球车研制,探索与任务实施相适应的商业化研制模式,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面向全社会发布公告,征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根据当前任务设计,载人月球车将具备载人驾乘、月面移动、定位支持、安全辅助等功能,可为航天员提供移动、通信、探测辅助等保障。

关键词: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 2030年前中国人将实现登月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在即, 2030年前中国人将

5月29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更多

2023-05-30 00:36:06
比亚迪回应蒸汽排放质疑 满足蒸发排放法规要求_当前热闻

比亚迪回应蒸汽排放质疑 满足蒸发排放法规要求_

比亚迪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python回答了投资者关心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更多

2023-05-30 00:22:07
世界新资讯:《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重制版》未被取消 但并不乐观

世界新资讯:《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重制版》未

,《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重制版》已经开发了三年时间,历经多次起伏更多

2023-05-29 21:54:42
天天头条:皖天然气: 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权益分派引起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调整的公告

天天头条:皖天然气: 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

皖天然气:安徽省天然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权益分派引起的可转换公司更多

2023-05-29 21:30:24
北京发布互联网 3.0 创新发展白皮书:侧重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北京发布互联网 3.0 创新发展白皮书:侧重人工

近日,北京市科协与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互联网3 0白皮书全文。本文认为,更多

2023-05-29 20:29:52
泰坦蟒灭绝了吗(泰坦蟒)2023年05月25日更新

泰坦蟒灭绝了吗(泰坦蟒)2023年05月25日更新

多于泰坦蟒都比较感兴趣,那么小搜今天在网上也是收集了一些与泰坦蟒相更多

2023-05-29 20:22:15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_4个方面带你了解 世界报资讯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_4个方面带你了解 世界报资讯

解答:1、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2、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更多

2023-05-29 19:09:31
国防部:敦促美方抓紧销毁库存化武

国防部:敦促美方抓紧销毁库存化武

5月29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答记更多

2023-05-29 18:47:06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u盘0字节无法格式化怎么解决?u盘被写保护应该怎么解除?
    u盘0字节无法格式化怎么解决?第一步鼠标双击计算机,进入页面,右...
耳麦说不了话是哪方面的原因如何解决?为何说话没声音但能听得见?
    耳麦说不了话是哪方面的原因如何解决?原因一:耳机被损坏了。这个...
电脑重装系统后连不上网怎么回事?重装win10无法引导进系统怎么办?
    电脑重装系统后连不上网怎么回事?1、原因一:驱动原因网卡驱动程...
开启wds是什么意思?wds状态未开启在哪里设置?
    开启wds是什么意思?WDS全称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的简称...
丢失盘而无法使用就会很尴尬 xp蓝牙驱动有安装教程吗?
    丢失盘而无法使用就会很尴尬 xp蓝牙驱动有安装教程吗?现在很多人...
ipodshuffle3有免费拆机教程吗?和苹果的蓝牙耳机对比显大吗?
    ipodshuffle3有免费拆机教程吗?苹果的iPodshuffle 3推出的很是突...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