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讯!用1.5吨花菜做实验!他们1个月连发6篇《Nature》《Science》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3-03-30 18:14:12

研究花菜也能做科研、发论文?是的,你没看错!


(资料图)

3月,南方科技大学师生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连发6篇论文。6项新突破分别涉及不同领域。

据南科大介绍,这6项新突破分别是:

3月1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冯炼副教授团队Nature封面文章揭示全球近海浮游植物藻华增加趋势▽

“我们的成果可以助力深圳实现对藻华的全自动监测,而且可以更准确、快速地做出趋势预测,这对于深圳这座海洋城市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冯炼介绍说,团队已经和深圳的相关部门展开合作,这个研究成果通过利用卫星遥感长时序、周期性、大范围等观测优势,弥补了目前对全球海岸带藻华变化趋势的认知缺陷。

3月9日,生命科学学院杜嘉木课题组在Science发文揭示植物DNA甲基化领域新进展▽

相关成果揭示了NRPE2引起的转录停顿和转录回溯增强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在RdDM通路中Pol V通过滞留在染色质上作为支架蛋白对下游作用因子进行招募,从而引起基因沉默的工作模型。

3月15日,冷冻电镜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院士联合研究团队在Nature发文实现光合领域里的一个里程碑▽

隋森芳院士团队与国内相关科研人员合作,在Nature杂志上联合发表题为“红藻藻胆体-光系统II-光系统I-捕光复合物超大复合体的原位结构”的文章,为阐明细胞内天然状态下 PBS-PSII-PSI-LHC超大复合体的组装机制,以及能量从PBS向PSII和PSI的高效转移的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结构基础。

3月20日,化学系刘心元教授团队在Nature发文阐述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的新突破▽

该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将各种工业原料胺,含胺药物分子甚至氨直接一步转化为非天然手性α-氨基酸衍生物,具有优秀的对映选择性和官能团耐受性。

3月22日,物理系讲席教授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在Nature发文,在国际上首次展示量子纠错优势▽

与以往投稿过程的反复修改不同,该论文的投稿过程“出奇顺利”,在投稿后4天就直接被Nature期刊编辑送审。且只经历一轮审稿,就被编辑“原则上同意接收发表”。

俞大鹏院士带领超导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徐源研究小组,联合福州大学教授郑仕标、清华大学教授孙麓岩等团队攻坚克难,在基于超导量子线路系统的量子纠错领域取得突破性重大实验进展。

“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利用离散变量编码的逻辑量子比特,延长量子信息的存储时间突破了盈亏平衡点。这项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我们从含噪声的量子时代步入了纠错量子时代。”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源说,该实验结果明确指出,量子纠错可以延长量子信息存储时间超越盈亏平衡点,这为实现量子计算机奠定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3月22日,生命科学学院张明杰院士、刘晓天研究助理教授团队在Nature发文揭示抗真菌药物全新潜在作用机制▽

该研究成果成功建立了FKS1家族蛋白高效可重复的体外反应体系,首次剔除了繁琐的放射性标记检测手段,极大程度上优化了药物筛选体系,填补了领域内的空白。

张明杰院士在实验室

高水平科研成果频出的背后,有多位硕士、博士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其中。

冯炼副教授和团队在一起

在过去的二十年,Pols家族的不同成员的结构陆续被解析,作为真核Pol的最后一员,Pol V的结构及其在RdDM通路中作为支架而滞留染色质的机制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3月9日,杜嘉木教授课题组成功解析了植物Pol V结构及其染色质滞留机制,相关成果在Science发表。

杜嘉木课题组、论文共同作者博士生谢国辉坦言,身为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能参与国际学术顶刊的文章发表极为不易。“在过去3年的时间,我们总计花费了1.5吨以上的花菜。在一次次失败、崩溃中,不断总结经验,靠着极其微量的样品外加想象,一点点的摸索出复合物的性质,最终成功达成电镜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谢国辉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在实验中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我们从2019年5月份开始尝试从花菜里面提取蛋白复合物,但是一直到2021年12月份才真正成功地纯化出来,拿到可以用于电镜解析的量。”

除了花菜使用了1.5吨以上,实验中,用于将花菜打碎的破壁机他们都用坏了多个。

杜嘉木教授告诉记者,“我们所研究的RNA聚合酶V是植物体内含量非常低的蛋白,我们想研究它的作用机制就要先拿到样品,所以谢国辉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在过去3年里夜以继日的改进,最终拿到了可行的实验方案。”

网友纷纷评论

“花菜:以后我出去

我也可以给其它蔬菜说

我无敌过”

“锲而不舍,敢为人先”

“不明觉厉”

为这些师生点赞!

关键词: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环球视讯!用1.5吨花菜做实验!他们1个月连发6篇《Nature》《Science》

环球视讯!用1.5吨花菜做实验!他们1个月连发6篇

3月,南方科技大学师生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连发6篇论文。6项新突破分别涉及不同领域。更多

2023-03-30 18:14:12
让机器人拥有“类人”触觉 东南大学成功研发超属性电子皮肤

让机器人拥有“类人”触觉 东南大学成功研发超属

中新网南京3月30日电(记者申冉)质地功能接近人类真实皮肤,同时可接收输出电信号……近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吴俊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更多

2023-03-30 16:56:47
美国科学家发现最强“醒酒药”

美国科学家发现最强“醒酒药”

在实验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保护小鼠免受酒精诱导而丧失平衡和翻正反射,有望作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潜在药物靶点。美国科学家的更多

2023-03-30 15:14:56
焦点要闻:零排放,成功首飞!

焦点要闻:零排放,成功首飞!

近日,首款四座氢燃料内燃机飞机验证机在沈阳某机场完成首飞,此飞机搭载一汽集团基于“红旗”汽油机研发的国内首款2 0L零排放增压直喷氢燃料更多

2023-03-29 21:55:52
立方冰存在吗?科学研究又有新发现

立方冰存在吗?科学研究又有新发现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与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雪花并不总是“六出”,水结晶也可以直接形成立方冰,而影响更多

2023-03-29 20:11:50
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实物全国首次展出_热文

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实物全国首次展出_热文

“两岸携行共望星空”航天科普展,29日在厦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启幕,神舟十四号返回舱、降落伞、航天服等航天实物,天和核心舱1:1模型等一件件更多

2023-03-29 18:01:26
突破技术难题,长五火箭助推模块3米级全整底液氧贮箱实现批产_快看点

突破技术难题,长五火箭助推模块3米级全整底液氧

3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八院149厂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助推模块3米级全整底液氧贮箱于近日顺利合零下架。更多

2023-03-29 18:08:36
世界快讯:星际来客“奥陌陌”可能是一颗彗星

世界快讯:星际来客“奥陌陌”可能是一颗彗星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最近提出,2017年发现的太阳系首个星际来客“奥陌陌”可能是一颗彗星,在漫长的旅途中,它所含的水冰有一部分变成了氢气,导更多

2023-03-29 15:12:24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优酷没有弹幕怎么回事?优酷弹幕按钮不见了有哪些原因?
    优酷没有弹幕怎么回事?1、在电脑中打开优酷客户端,登录账号后,...
软驱是什么该怎么禁用?如何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软驱?
    软驱是什么该怎么禁用?最近,有些用户在问题小编软盘驱动器是什么...
腾达w304rv3如何选择需要桥接的SSID?路由器之间有哪些桥接方法?
    腾达w304rv3无线路由器之间的桥接方法如下:1、首先登录路由器的...
光线追踪有什么要求吗?如何实现更为逼真的阴影和反射效果?
    NVIDIA新一代RTX20系显卡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光线追踪技术,而这种技...
怎么给电脑配置wlan热点?win7系统wifi热点如何设置?
    许多win7系统用户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对win7系统电脑设置wifi热点进...
苹果app store打不开怎么回事?遇到这个问题我们如何解决?
    不知道大家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是否遇到过我们在打开苹果手机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