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年龄被精准测定为20.3亿年?“减龄”实为误读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3-01-20 09:10:03

事件背景


(资料图)

近日,中文网络盛传消息称:“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通过对月球样品的研究,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

对此,读者@shn_117在“澎湃明查”网站(www.factpaper.cn)发起提问,称“月球年龄被腰斩”。

明查

有关消息源自何处?

围绕“月球 20.3亿年”等关键词展开搜索,可以找到一篇中国新闻网发布于2022年2月15日的文章,标题为《嫦娥五号再出新成果 中国科学家研究建立更精确月球年代标尺》。此文中提到,“2020年12月,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安全着陆,所采返回样品的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其年龄为20.3亿年,与预期很好吻合。”

中新网报道原文标题截图。

报道中提到嫦娥五号所采返回样品的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其年龄为20.3亿年。

今年1月16日,第一届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我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团队2021年取得很好的成就,发表了三篇的《自然》(指学术杂志Nature,编者注)文章,精确测定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年龄是20.3亿年。过去认为30亿年最晚到28亿年就结束了。”

李献华院士提到的“20.3亿年”指向的是由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的年龄,而非“月球年龄”。不过在后续分发中,部分消息源将原消息中科学家提到的月壤样品的年龄解释成了月球年龄。此说法在被多家媒体转载、报道后,在中文网络流传开来。月球年龄几何?

月球的年龄究竟有多少?此事要从月球的起源说起。

宇宙、空间类新闻网站Space在2022年1月发表了一篇文章,对科学界有关月球起源问题提出的多种假说进行了梳理,包括同源说、俘获说和撞击说等。

Space网站介绍月球起源假说的文章标题截图。

同源说认为,月球是与它的母星,即地球同时形成的。这就能够解释为何月球具有与地球相对相似的成分,以及月球今日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若同源说成立,那么月球的年龄应当与地球的年龄几乎相同。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对地球地壳中的岩石年龄,以及来访陨石的测算,推测地球的年龄约为45.4亿年,前后误差范围为5000万年。也就是说,在同源说的视野下,月球的年龄应当在45到46亿年左右。

不过,同源说作为解释月球起源的假说并不理想,因为它无法解释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为何地球与月球的成分存在差异。

另一种被叫做“俘获说”的假说可以避开月球与地球成分差异的问题。该假说认为,月球可能是由一个在太阳系其它地方形成的天体被地球引力吸引到围绕地球的轨道上的。不过,如果月球是被地球捕获而形成的,那么月球围绕地球的运行轨迹应该更接近于椭圆形,而非今日实际上看到的更接近于圆形。

因此,同源说和俘获说或多或少都存在理论漏洞。今日,多数科学家认同的主流的月球起源假说是撞击说。该假说认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月球最初是由一个叫做“忒伊亚”(Theia)的火星大小的天体,在其诞生之初与地球相撞形成的。撞击形成的碎片受引力的影响被束缚在一起,形成了太阳系中相对其宿主行星而言最大的卫星。这一说法得到了学界的广泛支持,因为它可以解释为什么月球主要由较轻的元素组成,其密度低于地球,且形成月球的物质来自地壳等多方面问题。

受撞击说的启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行星空间科学计划的研究员巴博尼(Melanie Barboni)领衔的团队想到,可以通过测量月岩中的锆石碎片——一种在撞击后月球岩浆冷却并凝固后留下的信号——来评估月球的年龄。2017年1月,巴博尼等人在美国《科学进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宣布了团队的测量结果,即月球的年龄在45.1亿年左右。

巴博尼团队在《科学进步》杂志上发布的文章标题及摘要截图。

不过,2020年,来自德国的航空航天中心的科学家莫里斯等人运用新的建模,重新评估了月球上岩浆冷却所需要的时间。该团队得出的结论是,月球花了近2亿年的时间从熔融状态冷却,并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知的月壳。由此推导出的月球的实际年龄在44.25亿年左右,这一数字比巴博尼团队得出的数字减少了近8500万年。

莫里斯团队在《科学进步》杂志上发布的文章标题及摘要截图。

综上所述,无论使用何种假说或何种模型,科学家们评估的月球的实际年龄都在40亿年以上,且接近45亿年。因此,称“月球年龄为20.3亿年”的说法与科学界的普遍认知并不相符。这一说法更有可能是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的年龄的误读。

关键词: 月球年龄 测量结果 中国科学院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月球年龄被精准测定为20.3亿年?“减龄”实为误读

月球年龄被精准测定为20.3亿年?“减龄”实为误读

事件背景近日,中文网络盛传消息称:“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科研成果,科学家通过对月球样品的研究,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更多

2023-01-20 09:10:03
动态:17部门: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

动态:17部门: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

中新网1月19日电工信部网站19日公开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更多

2023-01-20 07:53:07
四川成都:“龙焰一号”工程样机首炉玻璃体出料:世界速递

四川成都:“龙焰一号”工程样机首炉玻璃体出料:

中新网成都1月19日电(记者刘忠俊)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19日透露,其下属的中核同创(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核同创”)联合中国核更多

2023-01-19 22:14:54
新疆电网首次应用机器人带电修补光缆

新疆电网首次应用机器人带电修补光缆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9日电(胡世杰王坤狄开丽)离地面90米左右的高空中,距离输电杆塔240米处,机器人稳步前进,到达故障点,机器人的“眼睛”仔更多

2023-01-19 20:09:34
中电联:全国大部分省市新建光伏、风电项目已实现平价上网:当前热门

中电联:全国大部分省市新建光伏、风电项目已实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1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召开《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新闻发布会。中电联规划发展更多

2023-01-19 19:02:22
今年,还将有2个乘组飞向太空!|热头条

今年,还将有2个乘组飞向太空!|热头条

昨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小太在航科集团官微看到他们今年将计划安排60多次宇航任务发射200余更多

2023-01-19 12:06:03
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在夸克物质整体极化研究中取得新突破_全球速递

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在夸克物质整体极化研究中

日前,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等科研人员,首次在RHIC-STAR国际合作的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了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该成果为研究更多

2023-01-19 10:53:44
如何为“聪明的车”建设“智慧的路” 各地探索新举措

如何为“聪明的车”建设“智慧的路” 各地探索新

驾驶座上没司机,汽车也能上路行驶?或许,这就是未来的日常。随着5G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演进,自动驾驶已更多

2023-01-19 08:54:48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大脚插件lol有安装教程吗?英雄联盟大脚插件功能介绍
    英雄联盟大脚插件是第一款真正的英雄联盟辅助工具。提到大脚这个...
A15核心达到当期业界体积最小水平 kirin920相当于骁龙多少?
    麒麟920处理器怎么样 麒麟920相当于骁龙多少?首先麒麟920是SoC,...
lol一直崩溃该如何解决?将英雄联盟游戏界面设置成“无边框”模式有用吗?
    英雄联盟游戏崩溃怎么解决 lol游戏无限崩溃怎么办?处理方法如下...
网页三剑客序列号如何进行新建?刷新地址不是当前URL时如何跳转?
    网页三剑客绿色版,是一套强大的网页编辑工具,最初是由Macromedi...
用于修复Flash严重安全漏洞 win10更新补丁出现kb3087040如何解决?
    众所周知KB3087040是一款用于修复Flash严重安全漏洞的补丁。在安...
跟pdf格式差不多相当于一种电子文档格式 pdg文件打开的正确方法
    有没有人给您发送过PDG文件,而您却不知道该如何打开?PDG文件是超...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