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神秘面纱 荒漠猫卫星颈圈跟踪研究取得新进展 焦点热闻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3-01-04 15:59:34

荒漠猫,民间又称“野猫”“草猫”“草猞猁”,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等省份的高山草甸地区,因数量稀少,行踪隐秘,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

多年以来,我国对荒漠猫的了解仅限于野外观察。北京大学科研团队与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荒漠猫展开了深入的野外调查研究,近日,综合一年多监测数据,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

荒漠猫卫星颈圈跟踪研究取得新进展


【资料图】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荒漠猫是中国12种猫科动物中唯一的中国特有种。以“猫”命名的荒漠猫,是野生猫科动物中外形与家猫最为相似的物种。前两年,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支持下,开展了对荒漠猫的专项研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我们对于这个物种开展了第一次野外生态学的研究。我们使用红外相机、卫星追踪颈圈这样一些新的技术。

在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准后,科研团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内捕捉了首批10只荒漠猫,给它们佩戴上卫星追踪设备后进行放生,由此获取到荒漠猫野外行踪的相关数据。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这些颈圈给我们持续提供关于这10个个体的移动、位置这样的一些活动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第一次了解到荒漠猫在这样的一个生境里,它的一个家域范围和它的一些活动的模式。

研究发现,荒漠猫活动范围并不是很大,通俗来讲,野生的荒漠猫有着与家猫十分相似的“守家”习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荒漠猫作为一个小型的猫科动物,它的活动的范围不是很大,它的典型的一个家域的范围也就是3到5平方公里。

当科研团队在对10只荒漠猫跟踪监测时,其中2只个体却突然离开它们的家域范围,出现了2次出人意料的长距离移动事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曾经有2只佩戴这种颈圈的荒漠猫,在短期的时间里,一口气跑出去了50公里以上的范围,然后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它原来的栖息地。

据了解,荒漠猫体重在4到8公斤之间,有的比家猫还小。考虑到它相对小的体形,如此长距离离开其家域范围然后返回的迁移,明显突破了科研人员对这种猫科动物以往的认知。科研人员推测,这可能反映了亚成体荒漠猫在探索新的栖息地、寻找可能配偶的过程。

“筑巢引兽”防治鼠害 众多捕鼠能手入镜

荒漠猫的主要食物是高原鼠,而高原鼠是包括荒漠猫在内的多种中小型食肉动物的口粮,同时,由高原鼠数量泛滥造成的鼠害,又是高原草场退化的“元凶”之一。因此,高原鼠的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最近,志愿者们建造了一批独特的“人工巢穴”,通过吸引天敌入住的方式来达到控制鼠害目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些通过人工建造的、大小不一的“动物巢穴”,外面看不出什么门道,实则经过了志愿者的精准测量,反复实践,适合狗獾、荒漠猫、藏狐等多种以鼠类为主要食物的野生动物居住。考虑到各位捕鼠高手对于巢穴的个性化需求和择邻习惯,志愿者除了依照天然地势和环境特征筑造相应尺寸的宅子,还精心设计了宅子间的距离与分布,确保邻居们不构成相互嫌弃、相互竞争的关系,安心定居捕鼠。

志愿者公保:一般情况下狐狸的人工洞穴是22厘米、狼的人工洞穴是26厘米、猞猁的人工洞穴就是28厘米,按动物大小的不同建造一个不同的人工洞穴。

这种“福利房”除了用于控制鼠害,另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采集野生动物影像。安置在“福利房”及周边的红外相机,记录下了形态各异的“住户们”各种隐秘罕见的生活场景。除了荒漠猫,众多其他种类的捕鼠能手也意外入镜。

这只外表奇特,表情看起来还有些懵懂的动物名叫猞猁,作为猫科家族中的一员,它酷爱捕食体形较大的高原鼠、旱獭。还有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它叫兔狲,虽然只有2公斤左右,却深藏绝技,是捕捉高原鼠的一把好手。

志愿者 公保:高原土拨鼠的天敌入住率达100%,一个洞穴管控的面积就是2000亩,总共现在做了300多个。

据了解,以往草原上治理鼠害主要采用毒杀的方式,这个过程造成了草场的污染,同时,也让许多捕食鼠类的动物因此而继发中毒死亡。通过引进天敌的方式以动物间的天然食物链为基础,既控制了鼠害的发生,保护了草场,也让许多以鼠为食、以洞为家的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

关键词: 猫科动物 野生动物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揭开神秘面纱 荒漠猫卫星颈圈跟踪研究取得新进展 焦点热闻

揭开神秘面纱 荒漠猫卫星颈圈跟踪研究取得新进展

荒漠猫,民间又称“野猫”“草猫”“草猞猁”,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等省份的高山草甸地区,因数量稀少,行踪隐秘,被称为“世界上更多

2023-01-04 15:59:34
每日热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

每日热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全面推进

1月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2023年集团公司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更多

2023-01-04 14:59:44
研究显示足量饮水降低患慢性病风险|全球视点

研究显示足量饮水降低患慢性病风险|全球视点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虽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但与饮水不足的人相比,饮水充足的成年人可能更健康、患慢性病风险降低、寿命更长。美国卫生与公更多

2023-01-04 13:57:28
全球热推荐:我国科学家发现1.2亿年前鸟类,长着恐龙头骨

全球热推荐:我国科学家发现1.2亿年前鸟类,长着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辽西热河生物群新发现了一种长着恐龙头骨和怪异身体的白垩纪鸟类,命名该鸟类更多

2023-01-04 08:10:33
清华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纳米抗体,对变异株BF.7、XBB等均保持活性|全球消息

清华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纳米抗体,对变异株BF.7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多种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导致现有疫苗和中和抗体活性降低或消失,对新一代抗体药物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清华大学研究团更多

2023-01-03 18:13:44
世界视讯!2023年首场流星雨甜蜜“派送中”

世界视讯!2023年首场流星雨甜蜜“派送中”

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仪流星雨将在1月3日至4日迎来极大。这是2023年的第一场流星雨,目前正甜蜜更多

2023-01-03 16:54:30
登陆月背4周年!“嫦娥家族”还将完成这些任务

登陆月背4周年!“嫦娥家族”还将完成这些任务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成为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更多

2023-01-03 16:00:36
扎克伯格联手斯坦福研发的新疫苗要比mRNA强百倍?_今日快看

扎克伯格联手斯坦福研发的新疫苗要比mRNA强百倍?

新冠疫苗又有新进展?近日,美国陈-扎克伯格生物中心(ChanZuckerbergBiohub)研究所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服务网站bioRxiv发文更多

2023-01-03 15:06:19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跟pdf格式差不多相当于一种电子文档格式 pdg文件打开的正确方法
    有没有人给您发送过PDG文件,而您却不知道该如何打开?PDG文件是超...
qq空间访问权限怎么设置?qq空间如何设置答对问题可访?
    qq空间怎么设置访问权限?打开手机【QQ】,依次点击【头像】-【设...
联发科mt8176处理器只适配于Android的平板电脑吗?联发科mt8176性能跑分如何?
    Mediatek MT8176是2016年10月推出的主流ARM SoC,主要用于基于A...
windows系统显示“此更新不适用于您的计算机”是怎么回事?有解决办法吗?
    如果我们想要更安全、更稳定地使用电脑系统,则需要不定期的安装...
msxml是什么可以卸载吗?MSXML在XML文档解析过程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msxml是什么 msxml有什么用 msxml可以卸载吗?MSXML是微软的XML...
ssoplatform.dll如何解压缩下载的文件?dll文件都有哪些修复方法?
    ssoplatform dll是什么?有什么作用?ssoplatform dll是qq软件中...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