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短讯!欧洲水塔的水危机:若气候持续变暖,阿尔卑斯山积雪日数将减半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7-17 20:58:46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人们不迅速采取气候行动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到本世纪末,阿尔卑斯山区每年被积雪覆盖的天数可能会因气温升高而减半。

阿尔卑斯山地区素有“欧洲水塔”之称,同时也是欧洲传统滑雪、旅游胜地。假如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阿尔卑斯山南部的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和法国的部分地区积雪将严重减少,阿尔卑斯山西南部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上述地区的可用水量、农业生产、能源生产、滑雪场运营等都将受到冲击。

这篇题为《Bias adjustment and downscaling of snow cover fraction projections from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using remote sensing for the European Alps》的论文近期发表在《水文学和地球系统科学》期刊上。


(相关资料图)

论文第一作者、意大利Eurac研究中心的迈克尔·马修博士(Michael Matiu)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该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科学家们采用了20年来关于积雪地区积雪持续时间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来分析当前气候,并利用这些观测数据进一步调整了区域气候模型预测未来积雪地区的统计偏差。

“我预料到了积雪的减少,但本研究发现,在全球大幅升温4-5摄氏度的情况下,积雪减少的幅度非常大。”马修说,“另一方面,如果升温控制在《巴黎协定》目标范围内,积雪则有很大潜在保留空间,这让人看到希望。”

积雪日减少,下游地区或将面临“水危机”

在本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阿尔卑斯地区积雪日的减少会随着海拔高度而变化。

在海拔2500米的山区,如果气候持续变暖,积雪日每年将减少76天,几乎是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按照《巴黎协定》减排且全球升温控制在1.5-2摄氏度,那么积雪日只会减少26天,也就是少于一个月。而在海拔500米的地区,积雪日几乎只剩原有的四分之一——如果碳排放量高,积雪日将减少14天,每年也就只剩下5个积雪日;在减排情况下则可以留住10个积雪日。

论文此图展示了在2071年-2100年间受全球变暖和气候行动影响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积雪日的变化。其中,蓝色代表2001年-2020年的积雪日数量,黑色代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2摄氏度情景下将减少的积雪日数量,红色代表了全球升温4-5摄氏度情景下将进一步减少的积雪日(可以通过气候行动保留)。

马修对澎湃新闻解释称,由于平均积雪覆盖时间较短,冬季出现降雪极少情形的可能性将提高。“今年冬季(2021/22年),意大利北部面临极端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家庭用水供给和水力发电。类似的情况在未来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生。”

阿尔卑斯山地区积雪减少,同时会对本就依靠每年春夏融雪获得水资源的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积雪减少将导致可用水量发生时间上的变化,变成冬季水流量较高,夏季较少。这对于用水已经很紧张的地区尤其具有挑战性。”马修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阿尔卑斯山,或者说共享阿尔卑斯山的国家和地区,将需要找到管理各个地区和部门可用水量的办法,以便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为农业、能源生产、居民生活和旅游业提供充足用水。”

Eurac研究中心冰川学家玛蒂娜·巴兰顿博士(Martina Barandun)没有直接参与这项研究,她基于研究结果评论说:“积雪覆盖模式的变化会影响到融水的时间和水量,也会影响到灌溉的方式……我有农业背景,知道这对山区小农户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此外,虽然造雪机的存在使得有些地方可以继续进行滑雪,但是“滑雪场将不得不为应对高能耗和高用水量的问题,特别是缺水的时候”。

采取气候行动,积雪将有很大潜在保留空间

不久前发表于《科学》杂志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近40年来,阿尔卑斯山脉山顶白雪皑皑的景象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植被出现在原来的“不毛之地”,而这些现象预期会加速气候变化进程。

瑞士巴塞尔大学和洛桑大学研究人员牵头这项研究,与荷兰、芬兰等国研究人员合作,借助1984年至2021年间地球观测卫星获取的数据,分析阿尔卑斯山脉海拔不低于1700米、非冰川、非林地区域内的积雪覆盖情况和植被变化。

研究发现,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山区降水情况变化、植被生长周期变长等,近40年来,在超过77%的观测区域中,生长于林木线以上区域的植物生物量增加;而在将近10%的观测区域中,积雪覆盖面积大幅减少。

阿尔卑斯山正在“由白变绿”。然而,这会形成恶性循环。

马修对澎湃新闻表示,从理论上说,积雪的严重减少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

这是由于积雪减少会导致融雪后岩石或草地露出的月份增加。积雪反射热量,冷却地球,而深色岩石和植被会吸收热量,加剧气候变暖。山区升温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阿尔卑斯地区标志性的生物多样性,无论是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花,还是备受喜爱的野山羊和土拨鼠等物种,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他也补充说,阿尔卑斯山仅仅覆盖了全球陆地表面的很小一部分,因此相比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如俄罗斯和北极,阿尔卑斯山的积雪反照率对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值得庆幸的是,研究表示,如果人类能迅速采取气候行动,那么83%的年积雪日都将得以保存。

马修认为,留住阿尔卑斯山积雪需要采取集体行动:面对能源危机,各国政府应更积极地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企业需要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向追求对于社会和环境都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方式;普通人应更多考量自身行为对地球的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实习生 黄锦暄

关键词: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世界短讯!欧洲水塔的水危机:若气候持续变暖,阿尔卑斯山积雪日数将减半

世界短讯!欧洲水塔的水危机:若气候持续变暖,阿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人们不迅速采取气候行动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到本世纪末,阿尔卑斯山区每年被积雪覆盖的天数可能会因气温升高而减半更多

2022-07-17 20:58:46
环球精选!686.89公斤!超级稻双季高攻关早稻产量再创新高

环球精选!686.89公斤!超级稻双季高攻关早稻产量

7月17日,记者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前定下的南方稻区超级稻双季稻1500公斤高产攻关项目,近期正处早稻测产期。更多

2022-07-17 19:45:33
【当前热闻】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投用

【当前热闻】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投

今天(1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深埋于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气气龙通过水下采油树系统稳定输送到平台火炬更多

2022-07-17 18:42:01
世界简讯:天舟三号完成任务撤离 空间站将迎接问天实验舱

世界简讯:天舟三号完成任务撤离 空间站将迎接问

今天(17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于10时59分撤离空间站组合体。更多

2022-07-17 16:58:33
天天速读:阿联酋宣布设立30亿迪拉姆的基金 发展雷达卫星项目

天天速读:阿联酋宣布设立30亿迪拉姆的基金 发展

据《海湾时报》17日报道,阿联酋宣布启动一个开发大量雷达卫星的新项目。与此同时,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宣布设立30亿迪拉姆(约合人民币55亿元更多

2022-07-17 16:50:29
每日讯息!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首台大型设备一次吊装成功

每日讯息!中国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项目首台大型设备

中新网天津7月17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17从天津经开区获悉,16日更多

2022-07-17 16:50:45
全球热头条丨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已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全球热头条丨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已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已于北京时间7月17日10时59分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于2021年更多

2022-07-17 15:53:00
全球时讯:出征!四川眉山“天府星座”东坡01-07号卫星即将奔赴太空

全球时讯:出征!四川眉山“天府星座”东坡01-07

中新网眉山7月17日电(刘忠俊文雅陈世涛)17日,以历史文化名人苏东坡命名的四川眉山“天府星座”东坡01-07号卫星从吉林省长春航天信息产业园出更多

2022-07-17 15:55:07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 电子产品需防“中暑” 让电子产品远离阳光直射
    小暑过后高温持续,在这种天气里,不仅人要防中暑,常用的手机、...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蓝屏怎么一键修复?
    电脑开机蓝屏怎么办电脑出现蓝屏可能是由于以下的几种情况,分步...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