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点!​我国第三批18名航天员,正在沙漠“荒野求生”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6-21 05:51:29

在巴丹吉林沙漠中,航天员版的“荒野求生”正在开展。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6月16日,我国第三批18名航天员赴巴丹吉林沙漠开展野外生存训练。 继2018年我国首次在着陆场区沙漠地域组织航天员野外生存训练之后,中国航天员再赴大漠,开启为期10天的真实版“荒野求生”。

在被誉为“沙漠珠穆朗玛峰”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身穿舱内航天服的航天员以3人乘组形式, 需在 48小时内模拟经历从返回舱着陆后航天员自主出舱、报告着陆位置、等待救援并利用现有物资进行自救,直到被成功搜救的全过程。


(资料图片)

这次训练主要针对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着陆沙漠地域的特殊情况,旨在进一步提升航天员野外救生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和凝聚力。

航天员赴沙漠开展野外生存训练(资料图)

为何要开展野外生存训练?

载人航天是一项高风险性的事业,从发射到返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若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紧急返回,有可能无法精准降落到原定的着陆地点,而是飘落至事先难以预料的地点。

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航天员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生存下来。因此,牢牢掌握野外生存技能成为航天员训练中的一项必修课。

从出舱后脱下厚重的航天服开始,航天员便开始了“孤军作战”。沙漠野外生存是航天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救生技能。

他们在野外可能会遇到种种意外情况,如遇到骨折、皮裂、烧伤、冻伤等情况发生时,需紧急进行自救,若通讯设备失灵还需点燃篝火与外界取得联系,甚至还会有面临与毒蛇、猛兽进行搏斗的可能性。此外,食物补充、饮用水获取也是野外生存的必备本领。

野外生存训练要完成哪些科目?

航天员利用降落伞搭建掩体(资料图)

此次训练中,18名航天员分为多组多批次,模拟了沙漠野外生存训练的全过程,开展远距离求救联络及野外生存掩体搭建、野外生存及近距离求救联络、沙漠野外行进等 科目。

沙漠干旱少雨、空气干燥。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航天员首先要使用救生电台、卫星定位仪、卫星电话等进行初期的求救联络,然后察看四周地形,利用自然条件、所带装备和返回舱、降落伞等搭建遮阳、保温的掩体,在沙漠里生起篝火、烧水、烹煮食物。

之后,他们还要想方设法地进行近距离求救联络,根据指北针、卫星定位仪显示方位,确定转移与行走的路线和方向。在制作好简易路线图、背包和拐杖后,众人配带防风尘太阳镜、救生电台、卫星定位仪等设备以及自卫工具,按照预先确定好的路线行走,到达预定地点。

在训练中,部分航天员利用降落伞的引导伞改装成轻便的小红帽,既遮阴又挡风沙。

他们用干枯的骆驼刺作为柴火,用放大镜聚光取火,燃起篝火。 夜幕降临,航天员们也会苦中作乐。他们坐在篝火边规划日程,交流自己的飞行经历、训练趣事。

野外生存训练难在哪?

沙漠救生训练的难点不仅在于沙漠的自然环境严酷艰苦,更在于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和航天员现有的水、食物及其他物资相当有限。 由于每人只配发5公斤饮用水,航天员甚至不敢大口喝水,必须精打细算。为了轻装上路,他们还要在保证生存需要的前提下对携带的物资作合理取舍。

此外,在野外生存训练中,航天员需克服大风扬沙、烈日高温、降雨降温等恶劣气象条件的考验,真实体验沙漠的自然环境,同时进一步验证救生物品配置的合理性,为后续设计改进提供依据。

此前,航天员在山东烟台附近海域、东北地区开展了海上救生和丛林救生训练。 尽管航天员着陆荒野、海上、沙漠的应急情况几乎不会出现,但掌握这些荒野求生的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应急环境下的救生能力和在应急环境中生存的心理素质,做到有备无患。

北京日报记者 刘苏雅、@载人航天小喇叭

关键词: 野外生存 卫星定位 自然环境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每日视点!​我国第三批18名航天员,正在沙漠“荒野求生”

每日视点!​我国第三批18名航天员,正在沙漠“荒

在巴丹吉林沙漠中,航天员版的“荒野求生”正在开展。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6月16日,我国第三批18名航天员赴巴丹吉林沙漠开展野外生更多

2022-06-21 05:51:29
每日精选:绿色智能 北京丰台站6月20日开通运营

每日精选:绿色智能 北京丰台站6月20日开通运营

央视网消息:经过四年建设,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北京丰台站,6月20日正式开通运营。改扩建后的北京丰台站,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的更多

2022-06-21 05:56:49
今日热文:天文学家在银河系附近发现两个“超级地球”

今日热文:天文学家在银河系附近发现两个“超级地

近日,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全球其它天文机构的天文学家们在银河系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的多行星系统,其距离地球仅仅约33光年——这使它成更多

2022-06-21 05:43:08
每日聚焦:“四川造”大型无人机首次完成高空基站技术验证飞行

每日聚焦:“四川造”大型无人机首次完成高空基站

更多

2022-06-21 05:55:30
新消息丨戴手套吃小龙虾还满手油 油是这样“穿”过手套的

新消息丨戴手套吃小龙虾还满手油 油是这样“穿”

小龙虾常居外卖畅销榜头位,是不少人必点的深夜美味。不过,有个问题,不知各位食客是否想过:我们吃小龙虾时明明戴着手套,可吃完还是被搞得更多

2022-06-20 09:51:17
每日快播:中国科技文保渐入佳境

每日快播:中国科技文保渐入佳境

日前,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的“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上,专家学者介绍了我国文物保护利用的最新科研进展与成果。价值阐释可全程“更多

2022-06-20 08:41:00
新资讯:未来的敦煌数字藏经洞能看到什么

新资讯:未来的敦煌数字藏经洞能看到什么

未来的敦煌数字藏经洞能看到什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6-1909:15光明日报记者王冰雅宋喜群光明日报通讯员魏子航日前,由敦煌研究院更多

2022-06-20 06:01:56
前沿资讯!澳研究显示儿童时期体格与中年认知能力有关

前沿资讯!澳研究显示儿童时期体格与中年认知能力

新华社悉尼6月19日电(记者郝亚琳)澳大利亚一项跟踪研究显示,儿童时期在体格测试中的表现与中年时期的认知能力有关,并且这种关联不受儿童时期更多

2022-06-20 05:43:51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赋能实体经济 “新IT”数字基座助推各行业智能化变革
    ‘新IT’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力最核心的生产工具。在...
遗产联系人可访问账户 “数字遗产”继承之外还需考虑信息保护
    12月15日起,苹果用户陆续接收到iOS15 2的更新推送,其中一项新...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