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中国自主研发心血管OCT系统升级 介入医生“第三只眼”将更精准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6-17 05:51:55

微光医疗多模态心血管OCT系统是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孵化及重点扶持项目,图为该系统被用于手术中 微光医疗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题:中国自主研发心血管OCT系统升级 介入医生“第三只眼”将更精准


(资料图)

记者 张素

冠心病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国的冠脉介入治疗快速发展,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例数持续攀升。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腔内影像学的出现,让介入医生有了“第三只眼”。

中国科研人员经过自主创新,使这只“眼”愈发精准——如果说之前是用导管把“照相机”送入患者体内,如今已将其升级为“扫描仪”。这一成果名为微光医疗多模态心血管OCT系统,是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孵化及重点扶持项目。日前,微光医疗研发团队领军者之一的李嘉男博士接受采访,解读“升级”故事。

不仅是“钻到里面去”

传统冠脉造影具有局限性,难以精确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安装支架。由微光医疗研发、并于2020年4月获准上市的“心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设备及附件”,能够有效识别斑块性质、在体评估斑块稳定性、评价支架植入后即刻效果与远期效果,协助医生给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个相当于在患者体内“拍照”的成果广受好评。不少医学专家在临床使用后产生新的期待,希望借由系统获取独立于结构维度的更多信息,比如患者心脏血流受限情况,或是评估斑块钙化程度。

在李嘉男看来,若说之前的P60版本实现了“钻到里面去”,如今的P80版本在完成一次OCT扫描后即刻获取所有诊断数据,将推动中国精准PCI步入更精准高效的“多模态”时代。

IPA技术由荷兰的Gijs van Soest教授发明实现,在中外科学家共同努力下,这项技术得以落地 微光医疗供图

临床需求源头创新

据介绍,微光医疗多模态OCT影像系统将全球先进的斑块稳定性评估、冠脉功能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技术融合在平台之中。李嘉男表示,这项成果是从需求源头创新,“真正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其中,斑块光衰指数(IPA)通过评价斑块光衰指数预测患者术后斑块破裂风险,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智能钙化评估(ICA)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钙化斑块的智能识别,进而自动计算钙化评分等多项指标,有助于大幅节省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虚拟血流分数(VFR)则是融合了冠脉功能学研究热点,在一次OCT回拉扫描中完成冠脉功能学评估,提供一站式信息,由此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

推动器械国产替代

尽管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但如CT类、磁共振成像类、核医学类、心血管成像等大型高精尖诊断器械,长期被美国通用电气GE、荷兰飞利浦Philips、德国西门子Siemens等巨头垄断。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技术进步及配套产业链的成熟,医疗器械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口”呈逐年递增趋势。

脱胎于中科院的微光医疗团队,自成立之初就瞄准“硬科技”“中国造”。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成功实现国产替代,不仅要有先进性,还需要有可及性。

李嘉男介绍,他们已成功实现医用激光领域各类高性能医用激光光源、高性能光纤介入导管以及各层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化研发,并且同时具备光纤及微小光学系统设计仿真、加工测试、批量制造能力以及三类医用介入导管类耗材设计制造能力。例如,他们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智能自动化光学镜头生产设备——设备精度达到微米级别,将原先十几道工序合并成一个自动化生产线,整体效率提高5倍以上。

从产品研发前端延伸至生产制作后端的自主创新,还将产生“溢出效应”。李嘉男说,国内厂商基于这些设备“开发产品的自由度更大,供应链也更稳定”。他们还在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希望通过良性互动和工业体系迭代,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

积极拥抱开放合作

今年是微光医疗团队的第十个年头,能够接连推出颇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李嘉男看来,其中一个“秘诀”在于他们与国内外多所高水平的医院、高校、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他举例说,IPA技术最早是由荷兰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的Gijs van Soest教授发明实现。在两国工程师、医生、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技术得以从实验室阶段推进到产品阶段,从算法推进到软件,最终在P80系统中落地转化。

“微光医疗OCT系统成像质量优异、对比度丰富,成像导管操控性也很棒,应该会成为介入医生们可靠的临床工具。”Gijs van Soest教授说。

李嘉男还强调“临床需求”“医工结合”。他注意到,临床医生的创新热情越来越高,医工交叉融合已然形成气候。事实上,不少医生已参与到产品设计、功能定义、测试使用等过程中。

“如果说P60相当于国产替代的‘入场券’,及至P80,我们已在很多技术领域走到‘无人区’。”展望未来,这支中国科研团队表示将会继续探索,比如计划把“检测分析实验室”搬到患者体内,以及要把设备做得更加完备。他们也期盼与同行一起开拓引领、提升水平,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完)

关键词: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今日视点:中国自主研发心血管OCT系统升级 介入医生“第三只眼”将更精准

今日视点:中国自主研发心血管OCT系统升级 介入

冠心病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国的冠脉介入治疗快速发展,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例数持续攀升。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更多

2022-06-17 05:51:55
速递!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跑出天津港提质增效“加速度”

速递!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跑出天津港提质增

6月16日12时,随着满载集装箱的“新明州72”轮缓缓驶离天津港码头,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以单小时最高213自然箱、M线效率35自然箱 小时的更多

2022-06-17 06:03:44
焦点!今天 神舟九号发射10周年

焦点!今天 神舟九号发射10周年

201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托举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组成飞行乘组,代表中国人第一次入住“天宫”。去更多

2022-06-16 09:44:46
天天快报!每一帧都惊艳!上半年那些大自然的浪漫馈赠

天天快报!每一帧都惊艳!上半年那些大自然的浪漫

近日,“超级月亮”爬上夜空,浪漫又治愈。其实,大自然中处处暗藏惊喜,流星雨、“蓝眼泪”、流萤如火、璀璨星河、梦幻彩虹……这些大自然的更多

2022-06-16 07:58:12
快讯:量子计算机或能创造物质新结构,以揭示超导性等物质特性

快讯:量子计算机或能创造物质新结构,以揭示超导

近日,英国科学家表示能够调整量子计算机内量子比特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可以创造出拥有奇异特性的物质新结构,揭示超导性等物更多

2022-06-16 05:56:24
当前资讯!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中国特有疣螈属新种

当前资讯!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中国特有疣螈属新种

更多

2022-06-16 05:57:13
新消息丨围观!“出差”十天,航天员会做哪些工作

新消息丨围观!“出差”十天,航天员会做哪些工作

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如今十天过去了,你有没有好奇过航天员在太空中会做哪些工更多

2022-06-16 06:03:05
【快播报】NASA:若星舰在佛州爆炸,会切断美宇航员前往空间站途径

【快播报】NASA:若星舰在佛州爆炸,会切断美宇航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位高级官员日前告诉路透社,NASA希望马斯克的SpaceX确保星舰从佛罗里达州发射不会危及附近对国际空间站至关重要更多

2022-06-16 05:57:16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赋能实体经济 “新IT”数字基座助推各行业智能化变革
    ‘新IT’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力最核心的生产工具。在...
遗产联系人可访问账户 “数字遗产”继承之外还需考虑信息保护
    12月15日起,苹果用户陆续接收到iOS15 2的更新推送,其中一项新...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