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发现 | 数百万年前,这种猫头鹰竟在白天活动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3-30 14:29:50

生活在现代的猫头鹰,绝大多数是无声飞行的夜间猛禽。许多人可能并不知晓,少数种类的猫头鹰更适应日间狩猎,在白天反而更加活跃。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发现了昼行性猫头鹰的化石。这是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鸮形目鸟类化石,且得到了近乎完整的立体保存。

日行中新猛鸮复原图(郑秋旸绘制,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恒介绍,本次发现的化石,是一种已灭绝的猫头鹰,被命名为日行中新猛鸮,生活在距今约950万年至600万年的中新世末期。化石出土自甘肃临夏盆地,从头骨到翅膀、腿部等结构都清晰可见,其中甚至找到了猫头鹰还未来得及吐出的食团证据。据介绍,猫头鹰的身长在40厘米左右,体重估计在240克至320克。

如何确定这种猫头鹰是在白天活动的?李志恒解释,昼行性猫头鹰的眼睛与夜行性猫头鹰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前者的巩膜骨内径较小,因为白天不需要太多的光照就可以看清物体,而后者的巩膜骨内径更大,以尽量在夜间汇聚光线。

研究者将此件猫头鹰化石的巩膜骨与55种爬行动物以及包括多种猫头鹰在内的360多种鸟类的巩膜骨和眼眶大小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这种猫头鹰的眼睛对光线的开放度较小,这样就能使透入的日光大幅削弱,从而在正午时分也能看清东西。

日行中新猛鸮化石及眼部骨骼聚焦,蓝色覆盖处为巩膜骨。(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当时临夏盆地处在青藏高原隆升后期的背景下,是类似开阔干旱的稀树草原环境,生活在这里的日行中新猛鸮很可能靠捕猎一些昼行性的啮齿类小型哺乳动物为生。”李志恒说。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记者金地、张泉)

关键词: 脊椎动物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件 罚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

制图:李楠桦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论坛发布了《2020年更多

2021-06-11 10:57:13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更多

2021-06-11 10:57:12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赋能实体经济 “新IT”数字基座助推各行业智能化变革
    ‘新IT’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力最核心的生产工具。在...
遗产联系人可访问账户 “数字遗产”继承之外还需考虑信息保护
    12月15日起,苹果用户陆续接收到iOS15 2的更新推送,其中一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