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有约丨看!空中闪耀着“中国星”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3-22 12:39:56

有种属于天文的浪漫,叫让你的名字闪耀在星辰大海。

1928年,青年天文学者张钰哲在美国发现一颗小行星,这也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它被命名为“中华星”。自“中华星”始,9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闪耀在广袤的天宇。天空中有哪些“中国星”?为什么天文学家要“追”小行星?中科院天文专家为您解开天空中的“中国奥秘”。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赵海斌介绍,宇宙中发现的各类天体,目前只有小行星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命名。一般来说,由发现者向国际天文联合会进行提名,经过审核批准,命名会向国际社会公布。小行星命名一旦确定,就永久不可更改。

“为小行星命名既凝结着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也寄托了人类美好的愿望,天文学家将其看作一项浪漫的殊荣。”赵海斌说。

相比西方国家,中国的小行星探测起步较晚,但在天文学者的努力下,闪耀在天空中的“中国星”数量越来越多,涉及面也越来越广。

——有“地名星”: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市,都有对应的以行政区名命名的小行星,比如北京星、上海星、山东星、江苏星;

——有“神话星”:比如女娲星、嫦娥星、烛龙星;

——有“事件星”:比如神舟星、奥运志愿者星、北京奥运星;

——有“古代名人星”:比如张衡星、祖冲之星、孔子星、老子星、司马迁星、李白星、杜甫星、苏东坡星、郭守敬星;

——有“现代科学家星”:比如李四光星、吴健雄星、王绶琯星、叶叔华星、周光召星、叶培建星等。为了表达对张钰哲的敬意,197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告将美籍华裔天文学家邵正元发现的第205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钰哲星”。

为什么科学家要观测、追踪小行星?赵海斌介绍,小行星是可能与地球“密接”的一类天体,发现和追踪它们有助于人类掌握地球可能遭受的安全威胁,进而保卫地球安全。

目前天文学界公认,直径达到140米、运行轨道距地球750万千米之内的小行星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人类已发现这类小行星2000多颗,只占总数的40%左右。

目前,我国已作为正式成员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是主力设备。同时,中国天文学者还在推动建设更大口径的下一代近地天体监测设备,以提高观测能力,期望在国际小行星监测预警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监制:胡清海

策划:刘心惠

记者:王珏玢、邱冰清

海报制作:陈婕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制作

星空工作室出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件 罚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

制图:李楠桦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论坛发布了《2020年更多

2021-06-11 10:57:13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更多

2021-06-11 10:57:12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热门精选
中国加湿器零售规模21.9亿 纯净型加湿器表现强势
    1月27日,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加湿器零售...
全球PC出货量增长14.8%至3.488亿台 创近10年来新高
    1月13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PC出货量...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赋能实体经济 “新IT”数字基座助推各行业智能化变革
    ‘新IT’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力最核心的生产工具。在...
遗产联系人可访问账户 “数字遗产”继承之外还需考虑信息保护
    12月15日起,苹果用户陆续接收到iOS15 2的更新推送,其中一项新...
    最新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