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大熊猫“小核桃” 野化放归三年首次入镜

来源:扬子晚报时间:2022-01-07 18:37:07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1月6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公布最新DNA对比结果,证实2021年11月底四川都江堰龙池镇国有林区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为2018年12月27日放归的圈养大熊猫“小核桃”,这是首次在野外拍到“小核桃”。

2021年11月,四川都江堰国有林场在野外监测工作中,从红外相机中发现野生大熊猫的宝贵影像。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熊猫中心)工作人员仔细辨认,疑似为2018年在都江堰龙溪-虹口保护区放归的大熊猫个体。此后,熊猫中心派出专家团队前往现场勘验,在海拔1346米安放红外相机点位附近发现了大熊猫采食箬竹和卧穴的痕迹,并采集了粪便样品作进一步检测。通过从粪便中提取DNA,采取非损伤性取样的DNA个体识别法,经过科研人员比对,确定这只5岁多的雌性大熊猫正是2018年放归的“小核桃”。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琴心”“小核桃”在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这是史上首次在成都片区放归人工圈养繁育的大熊猫。两只大熊猫放归自然后,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组成的监测小组对它们进行跟踪监测,收集相关数据,开展野外研究。

200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大熊猫野化培训项目。经过长期的艰难探索,截至目前,熊猫中心已成功野化培训并放归了11只圈养大熊猫,目前9只生存良好,为小相岭山系和岷山山系大熊猫野生小种群复壮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的经验和成果将广泛运用于后续的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研究中,促进大熊猫小种群复壮、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大熊猫重引入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我国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事业。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件 罚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

制图:李楠桦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论坛发布了《2020年更多

2021-06-11 10:57:13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违规经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更多

2021-06-11 10:57:12
+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获得品牌和用户认可 结构升级中尺寸领域成“香饽饽”
    近日,TCL科技在股东大会上指出,中尺寸面板成为未来2年至3年业绩...
乘着“元宇宙”东风 硅基OLED加快产业化和产品化进程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AR VR设备也...
赋能实体经济 “新IT”数字基座助推各行业智能化变革
    ‘新IT’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生产力最核心的生产工具。在...
遗产联系人可访问账户 “数字遗产”继承之外还需考虑信息保护
    12月15日起,苹果用户陆续接收到iOS15 2的更新推送,其中一项新...
传统电商“节日”不再火热的情况已受到业界的关注
    原来‘双12’开始了,不说我都忘了。记者观察到,前有...
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可穿戴设备设计有待改进 适老才是主要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主打健康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