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发布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中国天眼”“基因剪刀”等入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刊执行主编陈建峰发布“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结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组织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4日在北京发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基因剪刀”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应用、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防疫治理等入选。
这是中国工程院首次评选和发布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参评项目是近5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实践验证有效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的重大成果,能够反映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当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评选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学科编委会和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专家联合担任评选委员会,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三项原则,经过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最终确定“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结果:
——AlphaGo和AlphaFold。2016年,AlphaGo首次战胜人类围棋九段选手;2018年,AlphaFold高精度预测了人类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有机结合海量数据、先进算法、超强算力和领域知识,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启了认知决策赋能的新阶段,日益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应用。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开发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科学家。这项被誉为“基因剪刀”的新技术,通过对DNA剪切实现基因组精准、高效修饰,带来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变革;在遗传病及肿瘤治疗、基因筛查与检测、动植物育种与改良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技术潜力。
——极紫外光刻系统。极紫外光刻系统以波长13.5纳米的极紫外光为光源,可实现将芯片制程最小工艺节点推进至7纳米、5纳米甚至3纳米。2019年,荷兰阿斯麦公司成功推出新一代极紫外光刻系统,代表了当今最先进的第五代光刻系统,可望将摩尔定律物理极限推向新的高度。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8年,全球第一个5G技术标准制定完成;2019年,5G技术首次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部署。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5G技术,可用于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实现人-机-物互联互通,大大加快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20年,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开放运行。FAST以喀斯特洼坑为台址,铺设由数千块单元组成的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以轻型索拖动馈源平台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望远镜接收机高精度定位。FAST使人类探索宇宙未知空域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开阔。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培育具有杂种优势的高产、抗病、优质水稻品种。2020年,中国科学家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创双季稻亩产1530.76千克的新纪录。杂交水稻的研发成功和大规模推广,是世界作物科学与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洞察号火星登陆探测器。2018年,美国“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作为第一个专门研究火星内部结构的探测器,洞察号携带先进设备,对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进行探测,旨在认识火星如何形成和演化及现今的构造活跃程度。这标志着人类由对于类地行星的探测,迈向行星的“内心世界”。
——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防疫治理。面对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中国、新西兰、韩国等许多国家运用科学的疫情防控策略,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大规模扩散。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020年,历经20多年建设和运行的中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整体验收。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有20多项经济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兼具防洪、发电、航运、生态补水等十多项功能,发挥着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节能减排的生态效益。
——特高压输电工程。特高压输电是当今最高效、最经济的远距离输电方式。2009年,中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投运;2019年,世界首个正负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中国建成投运。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实现了能源跨区域、大规模优化配置。
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刊执行主编陈建峰发布评选结果。他介绍说,中国工程院院刊2021年开始组织评选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旨在促进工程进步,引领工程创新,发挥学术期刊学术引领作用,引导全球公众关注和支持工程事业。
本次评选活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国工程科技人员的广泛参与,评选结果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核心科学或技术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或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瓶颈或难点,在单项或多项科学技术指标上具有显著的竞争力,居世界领先水平;二是在技术整合、系统集成,实现工程的安全、精准、绿色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或在重大工程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方面有突出创新;三是在带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
陈建峰院士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刊由中国工程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创办,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科技综合性权威期刊,为全球提供一个高水平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发布交流平台。今后,中国工程院院刊将每年组织一次“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活动并面向全球发布。
相关阅读
-
12-14
-
12-14
推荐阅读
-
-
市场监管总局:1至5月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
制图:李楠桦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论坛发布了《2020年更多
2021-06-11 10:57:13
-
-
文旅部加强市场整治 严查“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刘佳)为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旅游市场整治,更多
2021-06-11 10:57:12
科技热图
热门标签
精彩放送
-
12-14
-
12-14
-
12-14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最新见闻
- 中国工程院发布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中国天眼”“基因剪刀”等入选
- 浙江武义发现鸟类“活化石”白鹤 专家:系寻找新越冬地
-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创意公布:运动员从塞纳河入场
- 好评!《蜘蛛侠:英雄无归》媒体评分解禁 烂番茄新鲜度100%
- 《英雄联盟》LNG电子竞技俱乐部新赛季大名单公布 绿毛加盟
- 《机动战士高达OL》日服官方宣布:游戏将于2022年3月30日停服
- 《蜘蛛侠:英雄无归》IGN 8分:MCU中最搞笑与最黑暗的蜘蛛侠作品
- 贵州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创造了中国茶行业的“贵州速度”
- 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北京试点上路 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 远望3号船圆满完成天链二号02星海上测控任务
- 就在今天,双子座流星雨爆发!每小时多达150颗!天气适合观星吗?
- 5G网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6G的研发也开始推进
- 我国羽绒服行业逐渐走出低端价格竞争阶段 迈向品质化和高端化
- 我国广告市场规模预计将在今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
- 积极打造“北京样板” 努力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上调几乎同步进行 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 indiePlay中国独立游戏大赛各大奖项公布!《动物迷城》获最佳游戏大奖
- 曝iPhone14 Pro配8GB运存 主摄升级至4800万像素
- 梗都让你玩明白了 《英雄联盟》滔搏俱乐部发视频疯狂暗示新赛季阵容
- 乙女游戏《失忆症Amnesia》故事大纲公布 2022年3月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