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桌到宇宙!载人航天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
随着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8月18日,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上,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截至目前,空间站已围绕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在轨实施了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余年来,已有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科学实验设施基本完成测试
(资料图片)
空间站设置了25个舱内实验机柜与一系列舱外设施。当前,空间站科学实验设施基本完成测试,在轨运行稳定可靠,具备了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设施,有力支撑空间站成为我国当前覆盖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持能力最强,且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强介绍,高精度时频实验柜内的冷原子微波钟、光钟和氢钟将联合跑出时间高精度,实现几亿年误差1秒,为基础物理实验提供定标;世界领先的超冷原子物理实验平台,有望制备100皮开尔文量级的超低温量子气体,获得物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一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在地面无法实现。
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王强以无容器实验柜为例,在太空,实验材料可以通过静电悬浮技术悬在柜中,利用激光对其熔融、冷凝,便能得到“太空材料”,相关的实验数据及材料都将回到地面实验室做进一步研究。“利用这颗直径约3毫米的金属小球,科学家甚至能开展行星起源的研究。”王强说,“我们利用微重力环境,找出在地面上被重力掩盖的规律及其机理,才能指导材料制备和工艺改进,为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提供战略支撑。”
已创造近百项“中国第一”
高等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培养、国际首次在空间实现人类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并存活33天、首次利用空间飞行器在轨二次释放微小卫星为航天器编队飞行奠定技术基础……王强介绍,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任务中,空间应用系统已创造近百项“中国第一”,填补了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等相关领域50余项空白。
在空间站,已有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在轨实施,共产出原始实验数据近百万亿字节,并利用载人飞船下行了近300个实验样品。围绕这些实验样品开展的地面研究,已有部分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航天员到太空“出差”过程中因环境变化导致的生理变化,是航天医学研究的重点。“航天医学不仅服务于航天员,也能服务千家万户。”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表示,科研团队已获取了人体在长期航天飞行条件下,骨骼、肌肉、生物节律等10余类、上万条实验数据。对这些变化的认识和理解,对大众健康将起到积极作用,如为航天员开发的骨丢失对抗仪、穿戴穴位刺激仪等高效、无创、易操作、可穿戴的仪器,能为退行性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人群带来帮助。
30余年来,载人航天工程的4000余项成果已经走入日常生活。空间实验获得的一种非晶合金制备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设备的量产零部件;航天育种搭载实验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40多个,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种400多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3600亿元,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物材料、药物、医疗和农业技术。
巡天空间望远镜正抓紧研制
当前,国际领先的巡天空间望远镜正在抓紧研制。林西强介绍,巡天空间望远镜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入轨后将开展17500平方度的大面积天区深场巡天观测,以及不同类型天体的精细观测,预期在宇宙学、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与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与紧邻星系、恒星形成与演化、系外行星等问题上取得丰硕的开创性科学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已与多家航天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一些项目已顺利实施,更多合作项目正在酝酿孵化。林西强透露,我国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的首批国际合作项目载荷将很快在空间站开展实验,与欧空局联合实施的10个空间应用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目前,空间站正在面向社会征集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已征集到近700项项目建议。空间站后续还将对实验机柜及相关设施进行动态调整和维护升级,新型科学仪器与试验载荷将持续研制并上行。工程计划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布局哺乳动物培育、脑科学研究等仪器设备,面向深空探测需求建设受控生命生态系统验证相关技术,结合基础物理发展态势面向复杂等离子体研究布局新型科学实验机柜等。
在太空开展的科学实验,还将为我国后续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支持。李莹辉表示,已开展的航天医学实验既是为了解决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高效、健康地飞行,同时也瞄准深空探测的低重力效应、辐射效应等建立模型,为后续探索进行理论和技术储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08-19
-
08-18
-
08-18
-
08-18
推荐阅读
-
-
从餐桌到宇宙!载人航天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
随着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8月18日,在更多
2023-08-19 06:19:18
-
-
中红外超透镜研究取得新突破 分辨率提升至百纳米
我国科学家参与的一项研究借助多频率组合复频波激发方法,成功将原有的更多
2023-08-18 23:16:40
-
-
一问到底丨一路向北!“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究竟
此时此刻,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正在紧张进行中。目前,科考队已在更多
2023-08-18 22:23:45
-
-
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持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
2023年8月18日下午,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在中国科学更多
2023-08-18 21:24:24
-
-
多地科学分类施策 减轻农业灾害损失 确保秋粮丰
央视网消息:眼下,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正科学分类施策,努力减轻农业更多
2023-08-18 17:18:12
-
-
太空发射卫星为微纳卫星在轨部署提供新途径
央视网消息: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微纳卫星在轨发射需求日益增多。借助更多
2023-08-18 17:13:16
-
-
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空间站110个项目部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天(18日)下午召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更多
2023-08-18 16:21:07
-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矮脉冲族群
北京时间8月18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更多
2023-08-18 11:23:39
科技热图
热门标签
超薄指纹 VS 短焦指...
ios7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温馨的一家凯恩妻子照...
莫名丢失的手机竟在“...
山西运城市原副市长杨...
权威发布丨预缴企业所...
8.18收盘:近期市场的特点
中关村上线“一刻钟便...
南海有热带云团发展!...
“蓝色海湾”项目入选...
联想启天m7150可以装...
dnf修复文件很慢怎么...
efi系统分区什么意思...
epic是什么平台?epic...
英特尔3770k显卡带得...
爱普生LQ630k不联机如...
djvu怎么转pdf有哪些...
内存卡照片被删了如何...
怎么用无线网卡上网有...
如何安装.sys驱动文件...
精彩放送
-
08-19
-
08-19
-
08-19
-
08-19
-
08-18
-
08-18
-
08-18
-
08-18
-
08-18
-
08-18
-
今日必看
-
精彩话题
-
最新见闻
- 从餐桌到宇宙!载人航天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
- 超薄指纹 VS 短焦指纹,超薄指纹为什么成「稀罕物」了?
- 茅台集团总经理换人,“技术派”王莉接任
- ios7是什么时候发布的(ios7是什么)
- 大汉贤后卫子夫电视连续剧(大汉贤后卫子夫演员表)
- 国产掌机价格被ROG打下来了!GPD新掌机3999元起
- 斗鱼一哥旭旭宝宝跳槽抖音:今晚首秀涨粉400万!
- 中红外超透镜研究取得新突破 分辨率提升至百纳米水平
- 曝iPhone16Pro配两颗4800万+潜望长焦 影像大升级
- 滴滴APP“我没上车”功能真能用上 网友笑翻:真不是摆设
- 李玟控诉事件之后 《中国好声音》今晚正常播出
- 一问到底丨一路向北!“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究竟有多强?
- 温馨的一家凯恩妻子照片记录慕尼黑的一周,家庭元素满满
- 七夕情人节送礼不用愁,华为Mate X3十项全能,让爱双向奔赴
- 年末冲业绩!外媒称《COD20》对主机市场至关重要
- 《黑神话 悟空》试玩现场:货车拉来了游戏设备
- 肯德基官宣联动《崩坏 星穹铁道》!9月22日上线
- 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持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
- 莫名丢失的手机竟在“好兄弟”兜里 当事人:替他保管 民警:拘留15天
- 浣熊在德国大肆泛滥 政府毫无对策:与其和平相处